当前位置:首页>学会理事会
第六届理事会 领导

第六届理事会 常务理事

(75人,按姓氏笔画为序排列)
丁磊 王丕波 王延明 王羽晖 王树革 王昭风 王琦 王颖姝 孔烈 田立新 白长虹 成升魁 朱坚真 任玲  全永波 刘凤松  孙利佳 严小军 严 松 苏文菁 

杜官印  李正楼 李国强  李铁 李巍然 杨伯江 杨 剑 吴强  沈刚 张云飞 张远林 张宏声 张智祥  陈武军  陈尚 陈彬 陈越 范航清 郁志荣 金永忠 金灿荣 

金明 周振华  周琪 周鑫宇  赵明波 姜文博 洪福忠  姚杰 姚海燕 骆永明  夏前宝  夏登文 倪峰 徐伟 徐韧 徐铁峰 凌铁军  高丰舟 高玲瑜 唐议 黄本胜 

黄学彬 黄晖 黄娟 曹一家 商乃宁 傅梦孜 曾剑 谢健 裴兆斌 廖民生 翟墨  滕征光

第六届理事会 理事

(225人,按姓氏笔画为序排列)

丁磊 于永海 于潇 马明辉 王义桅  王长国 王丕波 王延明 王羽晖 王玫黎 王英津  王泽宇 王树革 王昭风  王琦   王勤 王颖姝 王磊 方春洪 孔令杰 孔烈 

石晓伟 叶伟 田立新 田新建 史小芳 白长虹 白宝澍 丛永平 冯全英  巩建华 成升魁 曲金良 朱坚真  朱晖 任一平 任远喆 任玲 向思源 全永波 庄芮 

刘广东  刘凤松  刘正华 刘东民 刘永春 刘亚丁 刘江永 刘奎 刘洋  刘惠荣  刘锋 刘新平  刘鹭朝  许利平 许晓恋  阮啸 孙世武  孙吉亭  孙利佳 孙学峰 

孙建超 孙甜 孙颖士 阳立军 严小军 严小鑫 严安林 严松 苏文菁 苏浩 杜官印  李正楼 李伟芳 李向民 李国强 李昌达 李铁 李海森 李梅花 李巍然 杨华 

杨伯江  杨宏云 杨剑  杨振姣 杨清书  杨德进 肖洋 时平 时殷弘  吴太能 吴心伯  吴良 吴爱娜 吴强  吴磊 余敏友  邹立刚 邹磊磊  沈刚 宋宇然 宋茄盈 

张云飞 张文木 张东江 张帆 张远林 张远鹏 张丽娜 张宏声 张杰 张洁 张辉(北京) 张辉(武汉) 张智祥 张燕歌 张耀 陆培东 陈玉荣 陈礼高 陈永平 陈伟鹏

陈武军 陈尚 陈须隆  陈晓晨 陈彬 陈越 陈雄烈  陈慧 范航清 林民旺 林宏宇 林国尧 林波  林新珍 林德荣  郁志荣 金永明  金永忠 金灿荣 金明 周方银 

周伟  周江 周芳  周振华 周晓虹 周琪 周鑫宇 庞中英  郑先武  孟维东 项翔 赵少峰  赵龙跃 赵劲松  赵明波 赵钧  赵新生 胡伟  胡志勇  胡金春 胡雪艳 

段晓峰  侯西勇 姜文博 洪福忠 姚杰 姚海燕  骆永明 夏前宝 夏登文 钱林峰 倪峰  徐伟 徐韧 徐铁峰 徐敏 殷克东  凌铁军 栾维新  高丰舟 高玲瑜 高鹏 

郭晓忠 郭培清  唐议 唐建业   唐梓力 黄日涵 黄本胜  黄卓雄 黄学彬 黄晖 黄娟  黄锦林 曹一家 曹水林 崔旺来  矫东风 笪志刚 商乃宁 梁源媛 葛岳静 

蒋逸航 傅梦孜 曾剑 温国义 谢健 路文海 裴兆斌 廖民生 翟崑 翟墨 滕征光 潘俊武 潘峰 潘敏 戴瑛 鞠航 鞠海龙 魏燕

中国太平洋学会会长张宏声在中国太平洋学会换届工作会议开幕式的致辞

中国太平洋学会会长张宏声在中国太平洋学会

换届工作会议开幕式的致辞

2021511日)

 

各位嘉宾,各位代表,同志们

大家好!

在自然资源部、民政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今天我们在此隆重举行中国太平洋学会换届工作会议。首先,我代表中国太平洋学会向各位嘉宾和代表致以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问候!衷心感谢张占海总工程师莅临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在会议召开前,学会领导向中国太平洋学会名誉会长张登义同志汇报了五届理事会的工作及学会换届筹备情况。张登义名誉会长对五届理事会任期内,学会取得的成绩予以充分肯定。他殷切希望新一届学会领导班子能继承和发扬历任学会领导的优良传统和开拓精神,带领学会不断发展壮大,并预祝本次换届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各位嘉宾,各位代表

20 世纪 80 年代初,一批具有前瞻性思维的著名学者和社会活动家敏锐地感到,世界经济中心将由大西洋向太平洋转移,因此发起成立中国太平洋学会。19841月,经国务院体改委批准,正式成立学会,并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了成立大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农工民主党中央主席周谷城同志当选为第一任会长。1993 年经民政部批准换届,由著名经济学家、中顾委委员、中国社科院院副院长于光远担任第二任会长,并连任第三任会长。2008 年,由原国家局海洋局局长张登义同志担任第四任会长。在几任会长的带领下,中国太平洋学会坚持牢记使命,不懈努力,砥砺奋进,学会不断发展壮大。

2015年,中国太平洋学会第五届理事会成立。在新一届学会领导班子带领下,全会上下齐心协力、聚智献谋,在组织建设、学术研究、学术交流、各项学会活动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在此期间,学会聚焦海洋经济发展、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维护国家海洋权益以及全球海洋治理,充分发挥跨区域、跨行业和跨学科组织的优势,开展多层次的交流和研讨。学会对接自然资源部重点工作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打造亮点和品牌,扩大了社会影响力。同时完善组织体系,加强机关建设,壮大学会分支机构和专家学者队伍建设,制修订学会各项管理制度,夯实了学会发展基础。在拓展学会各项职能方面,组织海洋科学技术奖评奖、开展团体标准制定、举办专题学术报告会、组织重大课题的申报和研究,各项工作都得到了长足发展。学会全力支持办好《太平洋学报》和《太平洋通讯》两本刊物,《太平洋学报》的学术期刊排名不断攀升。

各位嘉宾、各位代表

太平洋区域问题具有很强的战略性、政策性和国际性,事关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军事外交等诸多方面,迫切需要积极推进海洋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迫切需要破解海洋工作面临的一系列全局性、战略性、复杂性难题;迫切需要加强海洋各领域学科的深入研究。

在新的形势下,中国太平洋学会必须通过体制机制、平台建设、学术研究、服务方式的不断创新,为下一步的成功发展注入新动力,增添新活力,拓展新空间。我们必须乘势而上,不断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各项工作都纳入到服务海洋事业中心任务的发展大局上来考虑,努力提升自身服务能力,搭建好学术交流平台,全面推进学科发展,显著提高学术水准,拓展与国内外涉海组织、涉海研究机构的合作,加强与太平洋小岛屿国家之间的联系,把学会建成在海洋领域规模大、学术水平高、能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显著支撑的社会团体,为海洋事业发展实现新跨越贡献力量。  谢谢大家!
自然资源部总工程师张占海在中国太平洋学会换届工作会议上的致词

自然资源部总工程师张占海在中国太平洋学会

换届工作会议上的致词

2021511日) 


尊敬的张宏声会长,各位会员代表、同志们:

在举国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形势下,中国太平洋学会换届工作会议今天隆重举行。这是是中国太平洋学会发展进程中的一件大事,将对加强我国海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推进相关领域学术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在此,我代表自然资源部对本次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中国太平洋学会第五届理事会张宏声会长和长期参与学会工作的专家学者们以及关心支持学会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也向即将选举产生的中国太平洋学会第六届理事会表示由衷的祝贺!

同志们,党中央一直高度重视海洋事业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部署,对海洋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海域面积十分辽阔。一定要向海洋进军,加快建设海洋强国。要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推动我国海洋强国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20194月首次提出“海洋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理念。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和世界发展趋势,客观分析我国海洋事业发展历程和阶段性特点,统筹谋划全局做出的准确判断,是对海洋工作的总要求,也为我们做好学会社团工作指明了奋斗目标和发展方向。

中国太平洋学会是以服务我国海洋事业发展为宗旨,以推进海洋人文社科领域研究为主的学术团体。学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自然资源部的领导下,在学会理事会和会长的团结带领下,始终恪守办会宗旨,坚持发挥自身优势,努力做好服务海洋事业、广泛联系学界、夯实学术作风、活跃学术氛围等各项工作。尤其是近5年来,在以张宏声同志为会长的第五届理事会领导下,中国太平洋学会扎实开展工作,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和高度认可。

五年来,学会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服务海洋中心工作。学会聚焦海洋领域学术交流与合作,助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拓展蓝色经济空间,助推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积极参与全球海洋治理,在推动我国海洋人文社科领域学术水平进步和促进太平洋地区海洋交流合作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助力海洋事业繁荣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五年来,学会积极拓展职能建设,开展重大项目研究。开展了我国海域勘界纪实研究、国家间海上划界案例研究、冰上丝绸之路建设及航线研究等,形成的高质量研究成果为国家政府部门制定政策提供重要依据和参考。

五年来,学会不断加强组织建设,扩大影响力。学会充分发挥学术平台优势,积极对接国家和地方发展需求,广泛联络专家学者,重点围绕海洋经济、海洋综合管理、海洋新兴产业等方向开展分支机构建设,定期举办一系列主题论坛、专题学术报告会、研讨会等活动,使整个中国太平洋学会系统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学术活动新局面。

五年来,学会努力提升学术期刊影响力,搭建高水平交流平台。学会主办的核心期刊《太平洋学报》引用率不断增加,期刊评价排名逐年上升,影响因子不断攀升,已成为海洋人文社科领域的领头期刊,为开展高水平的学术交流搭建了重要载体。

实践充分证明,中国太平洋学会已成为倡导和组织太平洋地区各国海洋组织、海洋工作者开展跨地区、跨行业和跨学科的合作的重要力量,为推进中国和太平洋区域的经济与社会、科学与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

同志们,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胜利召开,会议对对“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和2035年远景目标作出了系统谋划和战略部署。学会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精神上来,在“十四五”期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自然资源部核心职责和海洋工作大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夯实基础、凝聚力量,将中国太平洋学会建设成为新时代全国性的优秀社团组织。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学会在加快海洋强国建设新征程中的职责使命。学会是团结和组织从事太平洋区域研究的专家、学者和社会活动家的重要学术团体,是实施海洋强国战略、促进太平洋地区海洋可持续发展、积极参与区域和全球海洋治理的重要力量。要深刻认识和把握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对学会提出的新要求,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群团发展道路,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坚决扛起政治责任,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把学会建设得更加充满活力、更加坚强有力。

二要强化责任担当,重点聚焦海洋事业发展需求形成高质量研究成果。要充分利用学会跨部门、跨区域、跨学科的特性,发挥平台、人才和枢纽优势,建设高端智库,主动对接海洋管理部门需求,积极作为。通过课题研究、专题学术报告会等持续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助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深耕蓝色合作伙伴关系,坚决维护海洋权益和海洋安全,在新发展格局当中,为畅通国内大循环和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持续贡献新的“蓝色动能”,为高层制定海洋领域重大决策建言献策。

三要发挥职能优势,促进海洋人文社科学术创新发展。要倡导唯实、求真、团结、协作的学术风尚,营造良好学术氛围,不断激发海洋人文社科领域学术研究的活力与动力。要紧扣各学科专业特点,不断完善学术交流平台,继续办好《太平洋学报》这一核心期刊。要组织好精品论坛和学术年会,打造系列海洋学术活动品牌。要在加强与国际海洋机构和各国海洋学术团体的友好往来和交流合作,不断提升我国海洋人文社科学术界的国际声誉,增强国际影响力。

四要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升做好新时代海洋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自然资源部关于社团管理制度的要求,创新治理结构和治理方式,充分发挥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常务理事会的重要作用;加强对所属分支机构的服务、管理和监督,并及时对典型工作经验进行交流、总结和推广,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强化对会员的服务和管理,加强联系和交流,不断提高组织发展活力和社会服务能力。

同志们,海洋事业已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学会工作任务更加艰巨、责任更加重大。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对自然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部署,以强烈的责任感和崇高的使命感,在加快海洋强国建设新征程中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担当新作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最后,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中国太平洋学会第五届理事会工作报告

    中国太平洋学会第五届理事会工作报告

中国太平洋学会第五届理事会常务副会长丁磊

2021年511


各位会员代表、同志们:

大家好!

中国太平洋学会第五届理事会自2015年换届成立以来,在原国家海洋局和自然资源部的正确领导下,在以张宏声同志为会长的第五届理事会领导班子的坚强领导下,在全体会员及各分支机构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本届理事会的工作任务并取得较好成绩。

现在,我受本届理事会的委托,向大会做第五届理事会工作报告。

一、本届理事会工作回顾

本届理事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紧密结合自然资源部核心职能开展工作;以建设海洋强国为目标,聚焦海洋领域学术交流与合作,助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助推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为拓展蓝色经济空间、建设海洋强国做出贡献;加快推动太平洋地区海洋事业合作与发展,积极参与全球海洋治理。具体工作分以下几个方面。

(一)   完成组织转型,开启学会新征程

中国太平洋学会是1983年由社会知名人士发起成立,经民政部批准成立的国家级社团组织,首任会长为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周谷城。学会前身为“中国太平洋历史学会”,由于学会研究领域的不断拓展,经第二届理事会认真研究,认为中国太平洋历史学会作为一个特定领域的学术组织已不能满足在太平洋地区开展综合学术研究及组织各类学术活动的需要。为此,决定将学会的名称更名为中国太平洋学会,从此开启了学会由特定领域的学术组织向海洋领域综合学术组织的转型。在第二任、第三任会长中国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第四任会长原国家海洋局局长张登义的领导下,理事会积极推进学会的转型工作,努力扩大学会的业务范围,相继开展了多项有开创性的研究和学术交流,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2015年10,中国太平洋学会在北京召开换届大会,选举产生第五届理事会领导班子,时任国家海洋局副局长的张宏声当选为学会会长。站在“十三五”开局的时代新起点上,学会新一届领导班子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开拓创新,带领学会上下取得转型工作的进一步发展。五年来,学会重建分支机构体系,在多个领域设立分支机构;广泛吸收各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形成庞大的研究队伍;坚持在沿海各地举办主题多样、内容丰富、意义深远的会议论坛活动;牢固建立专题学术报告会制度,持续深入做好学术研究和交流;不断拓展职能建设,全面提高学会社会影响力等等。这些工作在继承和发扬学会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实现了改革与发展,使学会稳步迈向新征程!

(二)发展海洋经济,助力海洋强国建设

随着党的十八大将“建设海洋强国”提升至国家发展战略高度,十九大提出“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壮大海洋经济、拓展蓝色空间已成为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任务,中国太平洋学会对此高度重视,在活动研讨、调查研究、报告建议等方面大力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学会持续打造以“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品牌论坛以促进地方海洋经济的发展。学会与浙江象山地方政府联合举办多届中国海洋论坛,中国海洋论坛已成为共商海洋经济和海洋事业发展的重要交流平台。近年来,沿海城市和地区围绕海洋经济发展,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积累大量“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打造一批典型的“碧海银滩”,学会与沿海地方合作,连续举办一系列论坛活动。如2016年在广东湛江举办中国海洋经济发展高端论坛,2017年至2019年在浙江温州举办洞头蓝色海湾国际论坛,2019年至2020年在山东威海举办海洋生态经济国际论坛。为助力福建平潭与海南两地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学会2016年至2018年举办平潭国际海洋旅游与休闲运动博览会,2016年举办中国(海口)海洋旅游论坛,2017年举办海南省海洋产业发展论坛等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学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提供大量智力支持,有力促进地方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建设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是党的十九大以来,党和国家为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而做出的一项重要部署,20195月,学会在山东日照组织召开第一届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论坛。专家学者和各行业代表就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现状、主要经验和下一步工作思路开展交流,探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论坛取得了良好效果,得到与会各界代表的积极评价。会后学会形成专题报告,报送相关部门和各示范区有关单位,为沿海各地海洋经济高质量的发展提供良策。

除此之外,学会主办的期刊《太平洋学报》发表了大量的研究海洋经济发展的文章,并向政府部门推荐了许多有政策参考价值的研究成果,这也是学会对发展海洋经济所作出的贡献。

(三)开展国际问题研究与国际交流合作,推动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

中国太平洋学会是太平洋地区海洋领域的国家级社团组织,致力于倡导和组织太平洋地区各国海洋组织、海洋工作者开展跨地区、跨行业和跨学科的合作,共同就海洋领域重大问题开展行动和组织研究。

随着我国同小岛屿国家基于海洋合作的发展,学会关注小岛屿国家海岛经济可持续发展、海岛生态环境保护、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等领域的发展,编辑出版了“小岛屿国家”研究专辑,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关系史、对外援助、文化外交、渔业资源管理等方面分析中国与小岛屿国家间的双多边关系,帮助学界和政策界进一步深化认识小岛屿国家的问题。

除了重视小岛屿国家的研究外,学会也重视太平洋岛国的研究工作,这些年学会在咨询、出版、活动等方面大力支持相关高校和科研机构通过不断产出科研成果、每年举办高层次的学术交流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中国人民与太平洋岛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推动中国与太平洋岛国的友好合作和经贸往来。

在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学会以开展活动研讨的形式开展工作。如2016年举办中韩国际海洋环境圆桌会议,2016年至2017年与福建省海洋主管部门合作举办平潭国际海岛论坛,2017年举办东亚海洋教育合作论坛,2017年至2019年举办更路簿杯国际帆船赛。这些活动,均有来自不同国家的参会代表,围绕活动主题进行交流合作。此外,学会和《太平洋学报》联合高校或相关研究机构共同举办“加强与南太平洋岛国国际合作内部研讨会”、“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传播与实践”、“新领域、新技术与大变局中的太平洋地区治理与国际秩序”、“2019‘冰上丝绸之路’与北极合作论坛”等学术水平高、专业性强、影响力大的学术活动,编辑出版了“全球海洋治理”、“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南北极研究”等专辑,以促进国际合作,推动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

(四)   关心国家安全,维护国家海洋权益

虽然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但事实上海洋权益纷争不断。我国是海洋大国,拥有18000千米大陆海岸线和300万平方千米主张管辖海域,维护海洋权益任重道远。中国太平洋学会历来以维护海洋权益为己任,充分发挥平台优势,通过举办活动、开展课题研究为维护我国海洋权益做贡献。

2016年中国太平洋学会联合涉海有关部门共同举办“纪念我国收复南海诸岛70周年公开展”,社会各界人士给予高度评价,活动宣示了我国拥有南海诸岛主权的历史和法理依据不容置疑,极大提升了社会各界对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认识。

多年来,学会联合《太平洋学报》主办“南海形势发展与中国南海政策”、“‘十九大’后中国涉海战略新布局”、“当下国际形势与边疆问题研究”、“新时代南海和平发展路径”、“‘南海仲裁案’的影响及我国的对策”等学术会议,编辑出版“南海仲裁案研究”等专辑,这些会议及成果敏锐地抓住了现实和热点问题,为维护海洋权益开展交流探讨,富有成效。

积极开展“海上划界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深入了解各国海洋管理界线沿革的情况,以提高我国海上主张的话语权。经过几年的努力,目前产出了《国家间海上划界案例研究》《中国海域勘界纪实》等重要成果。为当前中国与周边国家海上划界工作提供法理依据、理论基础及实践案例。

此外,学会多位专家学者如金灿荣、滕建群、李国强、郁志荣等经常代表学会在各媒体上及时发声、权威解读,为维护我国海洋权益建言献策。

(五)   完善自身发展,夯实组织基础建设

中国太平洋学会自身建设是学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第五届理事会成立伊始,学会便从党的建设、机构建设、人才建设和设施建设等方面入手,全面开展学会自身建设。

五年来,在主管部门党组的决策部署下,在海洋出版社有限公司党委的领导下,学会把加强党的建设、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等内容载入章程,自觉将坚持党的领导与依法依章程自治相统一,为党组织开展活动、发挥作用创造条件,确保正确发展方向。2016年学会秘书处与《太平洋学报》编辑部等部门共同成立联合党支部,五年来认真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不断加强党建工作的开展。在学会工作中履行重大事项提交党委前置审议,促进党建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

2016年学会设立秘书处,并在机构、人员、经费等方面给予充分保障,对学会办公环境进行全面规划改造。秘书处是学会的日常办事机构,承担着承上启下、组织协调、联络服务的职能。学会不断加强秘书处职能建设,使学会的各项工作逐步正常运转起来。

为了做好自身宣传和展示,学会完成网站的升级改造和新媒体平台的建设,完善网站和新媒体平台内容与形式的设计,改进信息发布的时效性和针对性,通过改造使学会网站和新媒体平台在反映学会工作动态、推广学会学术研究成果、组织学会系统各项活动以及扩大学会社会影响力的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五届理事会成立之初就开始清理整顿现有分支机构体系,不再保留长期未开展活动的分支机构,按照学会新发展理念重建分支机构体系。学会围绕海洋经济、海洋综合管理、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海洋新兴产业等方向,重点在高校、科研机构以及高新技术企业领域布局发展新的分支机构。同时,不断建立健全分支机构管理制度,制定推动各分支机构开展业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加强对分支机构的管理和服务工作。经过五年多的发展,学会分布在各领域的分支机构共有70个,各分支机构基本上达到组织健全、制度完善、活动开展有序的良好状态。各分支机构在学会的指导下立足各自业务领域,在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建设蓝色海湾、发展海洋工程和装备技术、推广海洋特色旅游、弘扬海洋文化、提升全民海洋意识等领域履行职责,积极作为,或开展研究工作、或开展实践工作,并举办大量的会议论坛展览活动,加强科研成果的传播与推广。

为促进学术研究与交流活动,丰富学术成果,学会于2018年组建亚太海洋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会以在教学和科研一线工作的专家学者作为委员会的特聘研究员和青年研究员,委员会聚集了120余名研究人员,涵盖了海洋法、海洋经济、海洋外交、“一带一路”建设、海洋资源与环境、海洋管理、海洋文化与旅游、战略新领域、海洋科技等九个研究方向。众多专家学者活跃在各学术领域,代表学会积极发声,进一步提高了学会的学术影响力。

(六)建立健全制度,稳步健康向前发展

第五届理事会成立以来,共计召开7次理事会议,21次常务理事会议,在制定学会工作计划、审议学会重大事项、开展学会组织建设、加强学会内部管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学会定期召开会长办公会议研究学会重要工作,并提交常务理事会或理事会审议。

学会制定并实施一系列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学会治理体系,努力提升学会治理能力及对外服务水平,进一步细化分支机构和会员管理、会议活动管理、团体标准制定、决策议事、人事任免等方面学会工作的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秘书处财务、档案、印章以及网站新媒体等方面的管理制度。这些规章制度构成了学会完整的管理体系,夯实学会的工作基础,使学会有效防范风险,确保学会健康、稳定、有序地向前发展。

(七)拓展职能建设,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中国太平洋学会作为国家级学术团体,始终把学术研究作为主要任务。五年以来,学会积极开展重大研究项目的申报工作,把海洋经济、海洋综合管理、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海洋权益维护等方向列为重点研究领域。

学会筹划出版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学会主办的期刊《太平洋学报》汇集了诸多社会科学领域优秀的学术研究成果,学会将把遴选出的已有成果集成出版。目前正在策划《中国参与全球海洋治理的理念与实践》一书,向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礼。该书从海洋生态环境治理、蓝色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三个方向,集中展示社科领域对中国参与全球海洋治理的研究中,已取得的重要学术成果和前沿理论文章,并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阐释,计划于20216月由海洋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发行。

学会设立专题学术报告会制度,这是开展学会各项研究成果交流的主要平台,也是学会研究能力和研究水平的重要体现。五年来,学会重点从海洋经济、海洋管理、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海洋新兴产业发展等领域选择活动的主题,分别在大连、珲春、中山、平潭、威海等地举办了五届专题学术报告会,学会不断提升专题学术报告会的学术地位,不断完善专题学术报告会内容与形式,提高专题学术报告会的学术和社会影响力,通过专题学术报告会也带动了分支机构学术活动的全面开展。

2019年,经过精心筹备,学会正式通过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注册审核,获得自主制定和发布团体标准的资格,并成立了海洋标准化研究分会,全面开展团体标准制修订和发布工作。学会广泛征集团体标准制定项目,以满足市场和创新需要为目标,聚焦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填补标准空白,经过精心挑选,正在培育船舶压载水检测、海洋碳汇、海上风电、海湾建设、珊瑚礁保护等团体标准项目,认真做好编制、论证和发布准备工作。

为充分发挥专家资源优势,学会近年来开展了一系列调查研究、设计论证以及技术鉴定等对外咨询服务;为激励海洋科技人才,促进海洋科学的发展,学会与相关学会共同组织开展海洋科学技术奖评选活动,学会坚持集中力量做好海洋科学技术奖的组织、推选和评选工作,促使海洋科学技术奖成为海洋科技领域的一面旗帜,在学会推动海洋经济发展工作当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八)注重学报质量,打造一流学术期刊

《太平洋学报》是中国太平洋学会主办的国家中文核心期刊,是学会开展学术交流的重要载体。第五届理事会成立以来,学会充分发挥学报在中国太平洋学会学术研究工作中的核心地位,高度重视学报的办刊质量。在学报编委会及编辑部的共同努力下,学报已形成自己的特色,成为海洋人文社科领域的领头期刊,社会影响力不断加大,文章不断被国内外期刊全文转载,引用率不断增加,期刊评价的排名越来越高,影响因子不断攀升。在2020年《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中,《太平洋学报》位列世界政治类期刊第6名。近几年,已有几十篇文章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2018年中国太平洋学会复刊了《太平洋通讯》。《太平洋通讯》以为海洋管理和海洋科研工作一线人员服务为宗旨,经过近三年的运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让海洋领域一线工作人员能够及时、准确、全面地了解和把握国内外海洋研究的新成果、新动态和重大事件。

二、下一届理事会工作展望

弹指一挥间,本届理事会度过了六个年头。我们所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我们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决策部署的结果,是业务主管单位领导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体会员齐心协力、拼搏进取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张宏声会长和中国太平洋学会向全体会员表示由衷的感谢,向关心和支持学会发展的各级领导、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表示诚挚的感谢。这些年来,我国的海洋工作不断受到国家的重视,给中国太平洋学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时机。学会顺势而为,不断夯实基础、壮大规模、凝聚力量,以学术研究为引领积极开展海洋领域工作,提升学会在学术界和社会活动领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但同时,随着国家机构改革,扶持政策的调整,学会也面临着挑战。在本届理事会即将完成使命之际,在认真总结本届理事会工作的基础上,结合新的发展形势,我们提出下一步的工作设想,希望下一届全会紧密团结、同心同德、顽强奋斗、突破发展,争取把中国太平洋学会建设成为新时代的优秀的国家级社会组织。工作展望具体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深入拓展太平洋地区海洋领域科学研究

本届理事会在学术研究和队伍建设上做了大量工作,下一步学会将聚焦海洋科学,发挥组织优势,深入拓展太平洋地区海洋领域科学研究。当前,全世界已经把科学研究的目光投向海洋领域,沿海世界各国在海洋领域研究上设置了大量的研究机构,投入了学术人才和研究经费,一大批新的学科诞生,在海洋生物、深远海科学考察、北极航道、海洋环境等领域上基础研究取得长足进步,研究成果也得到广泛应用,中国太平洋学会应趁势而入,不断整合现有的海洋研究资源,积极开展符合市场需要的前沿科技研究,充分发挥中国太平洋学会区域性、跨学科性和全领域的组织优势,为太平洋地区和世界海洋科学研究事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积极带动分支机构开展各具特色的社会活动

分支机构在各领域是具有代表性的群体组织,带动各领域事业的发展。学会下一步将积极组织协调,进一步完善分支机构管理办法,实行激励政策,对于做的好的分支机构给予更多奖励和支持。加强对分支机构的指导工作,督促其完善管理机制。学会分支机构是本行业开展学术研究和组织开展学术活动,能独当一面的社会组织,应当积极团结组织本业务领域的相关单位开展学会分会的活动,真正起到本行业内发展业务活动的带头作用,也要通过自身活动的开展为本行业的其他单位起到示范作用。要采取多方合作共建等形式,促进分支机构活动的常态化,使各分支机构积极开展有地区特色的社会活动,为所在地区的经济建设服务。学会要争取培养出一大批有作为、有影响力的分支机构,形成全会上下联动、生龙活虎的局面。

(三)重点聚焦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推动海洋事业发展

未来五年将是我国跨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途的重要时期,学会这些年聚焦海洋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下一步要充分发挥学会的专业优势和机制优势,在全面推进涉海领域研究与学术平台建设的同时,要进一步强化为国家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服务的职能建设,通过课题研究、论坛展会活动以及团体标准制定等方面的工作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发挥出更大的作用。要积极推进涉海领域学科建设和专业人才培养,更加有效地开展国际海洋经济学术交流与合作,为我国海洋事业健康持续发展做出更多、更好的贡献。

(四)不断加强学会人才队伍建设,壮大学会学术研究力量

学会在分支机构、理事成员设立上已组织完备,下一步要充分发展个人会员和团体会员,积极吸纳海洋领域高精尖人才,尤其要注重中青年学者的队伍建设,要广泛涵盖国内重要的海洋领域研究机构的负责人和科研骨干,崭露头角的青年学者加入到学会队伍中来,使学会焕发青春活力,壮大学会力量。

(五)全面改造《太平洋学报》编辑工作,提升社会影响力

要加强学报编辑队伍的建设,鼓励、支持学报编辑通过岗位培训、学术交流等方式,不断提高自身政治素质、道德水准和业务能力,逐步建立一支与时代发展相适应,业务过硬、作风严谨的学者型编辑队伍。通过学术交流努力把《太平洋学报》打造成国家海洋战略发展的思想库、海洋人文社科研究阵地、宣传国家海洋政策的重要窗口、国际海洋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要加快学报的数字化、网络化等新媒体应用,扩大学报多渠道的传播,开辟编者、作者、读者的互动交流平台,不断通过新技术、新载体扩大学报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六)   全面落实自然资源部党组决策部署,推进学会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发展

学会的发展要始终坚持“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和必须遵循的原则,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着眼新发展阶段,持续推进学会党的建设与业务工作融合发展,全面落实自然资源部党组决策部署,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坚决扛起政治责任,不断提升政治能力,全面推动学会党建工作,不断增强全会上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七)积极发挥学会区位优势,加强与国际组织间的合作

中国太平洋学会是太平洋及周边国家和地区海洋学者和海洋研究单位自愿组建的地区性学术组织,组织和开展太平洋地区跨地区和跨学科研究,是学会的一大优势,是我国目前海洋领域特色的跨学科社会组织,我们要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在国际合作方面积极拓展合作领域,在现在正在开展的南太平洋岛国合作的基础上加快推进东北亚经济走廊建设,尽快启动开拓冰上丝绸之路前期研究论证工作,大力推进北太平洋区域合作。

(八)加强学会科普宣传工作职能,提升学会社会效益

海洋是决定国家地位和经济实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增强公民海洋意识对国家海洋事业乃至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科学普及让公众树立正确的海洋观是提升公民海洋意识的核心途径。学会要结合重大海洋科技事件、科研成果、社会热点等开展科普活动,开发优质科普资源,下一步要同海洋出版社一起深入拓展“海洋意识走进中西部”活动,在已取得成绩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范围,改进方法提高质量。紧紧围绕“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积极开展以郑和下西洋为代表的历史文化科普活动,尤其要加大对近年海上出土文物的宣传力度。不断提高公众海洋意识,同时要以分支机构和专家学者队伍为抓手,组织主题海洋科普活动,围绕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开展形式各样的海洋科普活动。

回顾中国太平洋学会第五届理事会的工作,展望第六届理事会前进方向,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但我们同时也充满信心,我们相信在本次会议精神的指导下,一定不会辜负上级领导的殷切希望,在前几届理事会取得重大成绩的基础上,在新一届理事会的领导下一定会把中国太平洋学会办成在中国、在太平洋地区海洋领域最有成就、最有影响力的社会组织。

以上工作报告完毕,谢谢大家!

中国太平洋学会第五届理事会组成人员

中国太平洋学会第五届理事会

领导班子成员名单

2015-2021年,共25人)


会      长  张宏声

常务副会长  丁  磊  杨绥华 

副  会  长  盖广生  李正楼   赵晓涛   金灿荣   李国强

            李  铁  何广顺   商乃宁   姚  杰   廖民生

             滕建群  杨  剑   严小军   周  琪   王颖姝 

          徐  胜  吴  强   谢  健   夏登文   陈武军

曹一家  夏前宝

秘  书  长  李正楼(兼)


中国太平洋学会第五届理事会

常务理事名单

2015-2021年 共45人,按姓氏笔划排序)


丁  磊   王颖姝   古  妩   朱坚真   孙志明   孙春季   严小军

苏  格   杜钢建   李正楼   李志军   李国强   李  铁   杨  剑

  杨绥华   吴士存   吴南翔   吴  强   何广顺   张占海   张光忠  

张宏声   张建军   陈  越   陈武军   金灿荣   周振华   周  琪

赵晓涛   姚  杰   夏登文   夏前宝   徐  胜   黄恩桥   曹一家

商乃宁   盖广生   韩増林   傅梦孜   鲁小兵   谢  健   廖民生

滕征光   滕建群   潘新春



中国太平洋学会第五届理事会

理事名单

2015-2021年,共121人,按姓氏笔划排序)


丁一凡   丁  磊   于  潇   王  忠   王  勤   王  磊   王义桅   王立国   王玫黎   王颖姝   王翰灵   尤仲杰   牛志广   古  妩   田新建   巩建华   朴键一   朱坚真   仲崇峻   向友权   向晓梅   全永波   庄  芮   刘  鸣   刘仁山   刘江永   刘容子   刘惠荣   孙吉亭   孙志明   孙学峰   孙春季   严小军   严安林   苏  格   苏  浩   杜钢建    李乃胜   李大泽  李广辉   李文君   李正楼   李东燕   李永昌   李伟芳   李向民   李志军   李国强   李  铁   李绍德   李鸿阶   杨  剑   杨伯江   杨绥华   杨惠根   时殷弘   吴  强   吴  磊   吴士存   吴心伯   吴南翔   何广顺   何传启   何宗玉   余民才   余逊达   余敏友   汪荣明   张文木   张占海   张光忠   张远鹏   张宏声   张建军   阿  东   陈  平   陈  彬   陈  越   陈  鹰   陈武军   陈须隆   林宏宇   金永明   金灿荣   周  琪   周振华   赵晓涛   胡  波   胡学东   胡德坤   钟  杨   姚  杰   姚  莹   夏前宝   夏善晨   夏登文   倪  峰   徐  胜   栾维新   高  恒   高世楫   高增田   黄恩桥   曹一家   笪志刚   商乃宁   盖广生   韩増林   傅梦孜   鲁  义   鲁小兵   曾燊典  谢  健   蔡建国   廖民生   翟  崑   滕征光   滕建群   潘俊武   潘新春   鞠海龙

第五届理事会会长张宏声在中国太平洋学会第五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第五届理事会会长张宏声在中国太平洋学会第五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2015年10月17日

 

各位理事、同志们:

上午好!

今天,我们汇聚一堂,隆重召开了中国太平洋学会第五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王宏局长代表国家海洋局党组做了重要讲话,对过去几年中国太平洋学会第四届理事会的工作做了高度评价,对学会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

在今天的大会上大家推选我担任中国太平洋学会第五届理事会的会长职务,我感到非常荣幸,也深感责任重大。同时,大家还推选杨绥华为常务副会长,孙书贤同志、石青峰同志、贾宇同志、盖广生同志、赵晓涛同志和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同志,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李国强同志、北京大学海洋研究院院长张东晓同志为副会长。推选盖广生同志兼任学会秘书长。

在此,我谨代表这次新当选的副会长、秘书长、常务理事,对会员同志们的信任表示衷心的感谢!我也代表学会新一届理事会向大家表个态,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不辜负同志们的期望,认真履行职责,不遗余力地为会员服务,努力把中国太平洋学会办成一个拥有高层级交流平台、具备高水平学术水准、深入多领域合作空间的社会组织,为助推我国海洋事业发展和海洋强国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太平洋学会已经走过了31年的光辉历程。学会所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弥足珍贵。一是矢志不移地围绕海洋事业发展这一中心任务推动学会工作;二是紧紧依靠专家学者广开言路,广纳智慧,积极建言,向社会发声;三是始终坚持学术研究,为学会的发展开拓了广阔空间;四是精心用期刊作为对外交流窗口,不断扩大学会影响力。这些都是中国太平洋学会几届领导班子,尤其是以张登义同志为会长的第四届理事会的努力工作,把学会工作又一次推向高峰,我们要在今后的工作中把它们继续发扬光大,铸造新的辉煌。

近年来,海洋工作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绩,正在迈步跨入新的历史时期,迫切需要进一步强化海洋人文社科学术研究,从法律、政策、经济等宏观层面做好顶层设计。中国太平洋学会必须乘势而上,不断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各项工作都纳入到服务海洋事业中心任务的发展大局上来考虑,努力提升自身服务能力,搭建好学术交流平台,全面推进学科发展,显著提高学术水准,建成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新型学术团体,为海洋事业发展实现新跨越贡献力量。

同志们,第五届理事会今天正式组成。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同全体会员一起,着力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一是着力发挥自身优势,不断增强学会服务发展能力。始终围绕海洋事业发展大局,进一步搭建好学术交流平台,推动提高品牌学术活动的国际国内影响力。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术型社会团体,为做好决策咨询提供支撑。紧密围绕服务海洋强国建设、“一带一路”建设、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法治海洋建设等重大战略部署,积极拓展工作空间,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争取在破解海洋法律法规、海洋安全战略、海洋权益与国际关系、海洋综合管理、海洋历史研究、海洋文化交流等领域的焦点难题上有更大作为。

二是着力提升学术研究水平,促进海洋人文社会科学体系的形成。始终坚持海洋领域的人文社科建设与发展的办会理念,促进海洋界更加重视人文社科领域的发展,做好研究规划顶层设计。不断深化太平洋区域经济、合作、安全等问题研究;争议岛屿史地研究;海洋安全战略和海洋管理哲学等研究课题,精心策划,开拓创新,重视研究领域,打造海洋人文社科学科体系。把中国太平洋学会真正建成海洋人文社科研究和交流的重要基地

三是立足“一带一路”建设的战略布局,不断提升学会对外交流能力。努力开拓对外交流与合作,发挥学会民间社团优势,主动作为,与太平洋周边国家和地区,特别是“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为国家的宏观战略提供更多有深度、有见解的学术支持。

四是夯实中国太平洋学会基础工作,进一步提升学会品牌期刊《太平洋学报》的学术影响力。继续发挥好《太平洋学报》作为海洋人文社科研究的重要窗口和平台作用,坚持正确方向,不断推动学术原创与学科建设,不断荟萃学术精品,把《太平洋学报》办成海洋人文社科领域独具特色,具有分量的期刊。

五是着力加大发展力度,按需有序设立分支机构。健全完善学会组织架构,审时度势,把握需求,科学设立和发展分支机构。充分发挥沿海省(区、市)社科研究机构和大专院校专业优势,积极建立学会分支机构。吸纳更多优秀专家学者进入学会,壮大学会力量。

六是加强推进基础能力建设,不断为会员服好务。充分整合资源、创新模式,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加强人才队伍培养,完善人才评价和激励政策,做好海洋人文社科的研究成果评奖工作,使更多的人才通过学会的渠道能够脱颖而出。建立健全学会各项管理制度和办事流程,依法依规开展工作。

各位理事、各位代表,我们坚信有党中央、国务院对海洋工作的高度重视,有国家对社团组织发展的大力扶持,有国家海洋局的坚定支持,有广大会员和海洋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中国太平洋学会一定会建成一个机构健全、运作规范、学术活跃、队伍稳定的特色学术团体,为实施海洋强国战略做出新贡献!

谢谢大家!
国家海洋局局长王宏在中国太平洋学会 第五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国家海洋局局长王宏在中国太平洋学会

第五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2015年10月17日

 

尊敬的张登义会长,各位会员代表,同志们:

根据学会章程和安排,今天召开中国太平洋学会第五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这次会议是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形势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也是中国太平洋学会发展进程中的一件十分有意义的大事,会上将认真审议中国太平洋学会第四届理事会工作报告、学会章程修改草案,选举产生学会第五届理事会等重要事项,这必将对加强我国海洋学术研究组织领导、深化海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推进相关领域学术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在此,我代表国家海洋局党组,对本次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中国太平洋学会第四届理事会张登义会长、各位理事,向从事太平洋区域政治、经济、安全和我国周边海洋事务研究的专家学者,以及社会各界对国家海洋事业发展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和崇高敬意!同时,也向即将选举产生的中国太平洋学会第五届理事会表示由衷地祝贺!

同志们,党和国家历来重视海洋事业发展,在每个重要发展时期都基于形势任务变化作出科学分析判断,提出了一系列关乎国家长远发展和安全的海洋战略思想和战略部署。党的十八大作出了建设海洋强国的重大决策,从战略全局上对海洋工作和海洋事业发展提出了许多新的更高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海洋在国家经济发展格局和对外开放中的作用更加重要,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中的地位更加突出,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角色更加显著,在国际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竞争中的战略地位也明显上升”。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是准确把握时代发展趋势,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客观分析我国海洋事业发展历程和阶段性特征作出的科学判断,对海洋工作和海洋事业发展提出的总要求。这些重要论述对于我们深刻理解国家海洋战略的时代内涵,全面把握海洋学术研究正确方向,努力做好新形势下海洋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随着国际战略格局调整变化和国家发展对海洋建设需求,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的任务面临许多机遇和挑战,直接关系国家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关系国家发展稳定大局。一定意义上讲,这既是一项十分复杂和艰巨繁重的重要工作,也是我们必须认真对待的一项十分严肃的重大政治任务。

中国太平洋学会是在国家海洋局的直接领导下,以服务我国海洋事业发展为宗旨,以推进海洋人文社科领域研究为主的群众性学术团体。学会成立31年来,在国家海洋局的领导下,在学会理事会和会长的团结带领下,始终恪守办会宗旨,以国家海洋事业发展为己任,紧紧围绕大局开展工作,为学会发展带来了广阔的空间;始终坚持海洋领域的人文社科建设与发展的办会理念,积极推动学会成为国内独具海洋特色的交流平台;始终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有力促进海洋界更加重视人文社科领域的发展,促进海洋人文社科体系的建设;注重发挥自身优势,广泛团结专家学者、广纳谏言,创新发展理念,提升服务水平。近七年来,中国太平洋学会在第四届理事会领导下,扎实开展工作,凝聚社会共识,协调各方力量,积极拓展空间,取得了显著成效和丰硕成果。一是搞好顶层设计,加强了学会组织领导。把中国太平洋学会纳入到主动服务国家海洋事业发展的大局,广泛联系学界、务实学术作风,把学会活动聚集到为国家海洋事业发展和国家海洋局工作服务,为太平洋区域合作服务。二是不断深化学术研究,积极主动组织多项专题学术研讨。主办了太平洋论坛、中国海洋论坛、中国海洋强国论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与海洋安全合作学术研讨会等知名学术活动,主办了一系列重大海洋问题专题研讨会和高水平学术会议,开展了争议岛屿史地考证研究、中国海洋安全战略研究、中国海洋管理哲学研究、陆海统筹区域经济带研究、郑和下西洋等重要海洋问题专题学术研究,为解决很多长期存在的国际间历史性、争议性难题进行了有益探索,为有效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决策咨询,赢得了社会各界广泛认同和高度认可。三是加强学会组织建设,扩大学科覆盖面和社会影响力。紧扣学会发展规划,积极联系相关学界,设立学术分支机构,完善和扩大学会组织架构,学会专业委员会影响力不断上升。四是着力提升学术期刊影响力,搭建高端学术交流平台。科学调整《太平洋学报》办刊方向,着力把学报办成海洋人文社科类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学术刊物,使之成为探索全球海洋问题和太平洋区域问题的一个重要平台,在推动我国海洋人文社科领域学术水平进步、推进海洋相关学科发展、促进海洋事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地区和平、合作与发展贡献了应有之力。

中国太平洋学会作为独具特色社团组织,是联系广大海洋人文社科领域专家和学者的桥梁、纽带,在推动我国海洋人文社科学术研究水平不断进步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围绕“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新命题,对社会组织改革发展作出了专门部署,凸显了党中央对于社会组织在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中发挥积极作用的殷切期望。在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下,学会要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建成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新型社会团体和特色智库为总目标,认真贯彻落实海洋强国建设和“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全面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和法治海洋建设,牢牢把握职能定位,全面加强学术建设,不断完善内部工作机制,努力搭建交流平台,大力提升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学会的学术权威性、社会公信力和自我发展能力,为推动海洋事业发展实现新跨越再立新功。下面,就如何进一步发挥学会在全面深化改革和推进海洋强国建设中的作用,我讲四点意见,供同志们参考。

第一、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优势,努力把学会建设成为新型智库。要充分利用学会跨部门、跨区域、跨学科的特性,发挥平台、人才和枢纽优势,紧密围绕海洋工作中心任务,组织专家学者对影响海洋事业全局的问题、难题展开深入研讨。要主动承接政府职能转移,主动引领相关学术界为圆满完成海洋强国建设重任做好智力支撑。要在为解决重大问题提供理论和研究依据方面有所建树,积极为高层制定海洋领域重大决策建言献策。

第二,不断完善学术交流平台,促进海洋人文社科创新发展。要倡导唯实、求真、团结、协作的学术风尚,营造良好学术氛围,不断激发海洋人文社科领域学术研究的活力与动力。要紧扣各学科专业特点,不断完善学术交流平台。要组织好精品论坛和学术年会,精选主题、创新形式,打造系列海洋学术活动品牌。要坚持办刊宗旨和方向,努力把《太平洋学报》打造成国家海洋战略发展的思想库、海洋人文社科研究阵地、宣传国家海洋政策的重要窗口、国际海洋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要开阔视野,拓展思路,积极走出去,与国内外其他相关海洋机构建立友好往来机制,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战略性、前瞻性研究成果,不断提升我国海洋人文社科学术界的国际声誉、增强国际影响力。

第三,大力提升服务支撑能力,助推海洋优秀人才队伍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本,积极组织开展定位准确、针对性强的学术交流活动,帮助有关学者和广大会员及时了解行业发展动态、密切跟踪学术前沿、尽快更新知识储备、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不断激发学者们的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为建立一支能够胜任海洋强国建设重任的高水平海洋人文社科研究队伍做出贡献。

第四,健全完善内部机制,推动学会治理健康发展。要全面准确把握、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社团管理改革的部署,创新学会治理结构和治理方式。要加强学会组织建设,进一步完善各级组织体系,充分发挥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常务理事会的重要作用。要强化对会员的服务和管理,加强联系和交流,不断提高组织发展活力和社会服务能力。要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不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要始终保持学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维护学会良好声誉。要牢固树立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践行“三严三实”要求,积极为学会发展做谋划,努力为海洋事业进步做贡献。

同志们,国家海洋局党组对学会工作高度重视,始终把学会发展纳入海洋工作统筹考虑,并给予了有力指导和支持,今后也将不遗余力地在人、财、物等各方面支持学会建设与发展。我也希望在座的局机关各部门、海洋系统有关单位和各涉海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对新形势下学会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积极支持学会和各分支机构依法依规开展工作,在机构、人员、经费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同时,要紧密围绕政府职能转变、社会治理创新需求,不断完善机制、强化监督,为学会事业发展和作用发挥创造有利条件。

同志们,中国太平洋学会已经走过31年光辉历程。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学会工作任务更加艰巨、责任更加重大。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对海洋工作做出的重要部署,以强烈的责任感和崇高的使命感,不断开创太平洋学会工作新局面,为建设海洋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最后,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中国太平洋学会第四届理事会工作报告

中国太平洋学会第四届理事会工作报告

中国太平洋学会第四届理事会会长 张登义

2015年10月17日

 

各位领导、各位理事、同志们:

    中国太平洋学会第四届理事会已经届满,我作为本届会长,有机会与各位理事一道工作几年,实感荣幸。几年来,依靠国家海洋局的坚强领导,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积极推动学会各项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较好地完成了本届理事会的任务。在这里,请允许我并代表学会常务副会长鹿守本等班子成员,向国家海洋局领导和各有关部门,向本届理事会的全体常务理事、理事和各分支机构,以及所有关心支持学会工作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现在,我受第四届理事会的委托,向大会做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一、第四届理事会的基本情况

    1. 第四届理事会由22名常务理事,70名理事组成,理事构成广泛,有来自国家海洋局系统、海军、沿海各省市海洋厅局、中央各涉海部门和产业、中国社会科学院、军事科学院及北大、清华、人大、中国海大等院校的专家学者,形成多层次、多专业的侧重海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的社团组织。学会现有20多个团体会员单位,会员人数约3500人。

    2. 本届理事会现设机构有:学术研究工作委员会、《太平洋学报》编辑部、太平洋区域合作专业委员会、海洋经济分会(天津)、太平洋地区经济研究会(上海)、海洋管理研究会(青岛)、东海研究会(上海)和南海研究会(广东)等。这些机构积极开展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等活动,为学会工作发挥了主力军作用,做出了重要贡献。

    3. 本届理事会于2008年2月选举产生。根据本届理事会章程,任期为5年,因各种原因,我们已超期服役两年。但我们并未因此而停止脚步,在坚持努力开展各项工作。

二、第四届理事会开展的主要工作

    本届理事会确定的学会性质定位是:在中央大政方针的指导下,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为一体的“多学科综合性的群众性的学术团体”,高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旗帜,遵循“立足中国海、探索太平洋、关注国家发展、理论世界大局”的宗旨。按照学会章程的这些规定,我们团结和组织从事有关海洋问题和太平洋问题研究的专家学者们,广泛开展学术研究、学术交流和咨询服务活动,积极为会员提供展示才华和学术观点的平台;在学会活动中,我们努力坚持民主办会,发扬学术民主和良好学风,力争为国家海洋事业发展和国家海洋局工作,以及太平洋地区的和平、合作与发展,贡献力量。

    (一)提升学会的研究和咨询能力,为海洋维权、安全与管理提供理论支持

     1. 近年来,我国周边海洋安全形势多变,岛屿争议、海域划界争端日趋激烈。应对这种新形势,我会向局有关部门申请立项,以“东海、南海争议岛屿史地考证及相关问题研究”为题开展研究,重点是围绕我国与日本在钓鱼岛、我国与南海周边声索国在南沙群岛的主权争议问题,开展在海权维护和海洋安全保障两大领域开展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研究。在为期五年的研究中,本课题凝聚了两百多位国内、境外的专家学者参与研究,学科之多、范围之广、规模之大,在岛争问题研究上实属少见。在历史文献资料、古地图考证、法理研究、权利主张、解决路径等方面都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其中还发现了一些新理论、新观点和新史料。已出版相关专著3部:《南海发展问题研究》、《海洋法基本问题研究》、《钓鱼岛历史问题研究》;发表论文200多篇,其中在《太平洋学报》出版岛争专刊4期,促使岛争研究成为2013年我国社科十大研究课题之一。

     2. 在我国酝酿开启建设“海上丝绸之路”的前期,我会开展了“郑和下西洋相关问题研究”,该课题是应原国务委员宋健同志的提议而开设的。通过对郑和七下西洋、经略海洋、安抚南海周边、构建海洋秩序、治理世界的历史经验研究,高度概述了郑和下西洋的历史功绩。通过对郑和下西洋与西方航海大发现的比较研究,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明仁举”“和睦友好”的高大形象,也揭示了西方的掠夺扩张和殖民统治的丑恶面目。此项研究,还得出了郑和下西洋是中国海权意识的重要体现,是维护海洋秩序、保障海上丝绸之路安全畅通的一大举措,是海洋交往和文化交流的有益尝试等重要见解。其研究成果,获得评审专家们 “有创新观点、国内先进”的较高评价。

    3. 海洋安全事关国家安危,涉及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军事安全、海上通道安全等诸多方面。为了应对当前我国海洋安全形势,我会于2011年开展“中国海洋安全战略研究”,项目取得了多个部门的支持。在研究过程中,我会适时开展咨询活动,形成了“开拓两洋通道、确保海上能源交通安全”和“开凿克拉地峡可行性报告”等多份研究报告,相继向有关部门提交咨询建议书多份,均得到良好评价。

    4. 海洋管理是国家海洋局的一项重点工作。我们看到,在海洋管理中存在的制度尚不健全、执法不够到位,中央与地方之间、部门之间职责仍不清晰等问题,仍须下气力解决。为了提升我国的海洋综合管理水平,提高依法科学用海和治海的有效性,我会组织开展了“中国海洋管理哲学研究”。目前,该项目第一阶段研究已经结束,已取得一批成果,包括出版专著3部,发表论文近100篇,《中国海洋管理哲学研究论文集》也正在编辑出版中。

    (二)针对海洋事业发展中和太平洋事务中的问题,举办多种形式的学术研讨与交流,提升学会的社会影响力

    学术交流是学会推动学术成果转化、提升学会影响力的主要形式。我学会积极利用民间学术团体的身份举办不同类型的论坛、学术交流会和研讨会,构建学术交流平台,增强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的交流,增强国际间的学术交往,促进中国与太平洋沿岸国家之间的合作。几年来,学会主办的系列论坛已经成为探索海洋问题和太平洋问题的一个重要平台,吸引了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参与。

    1. 成功主办多次中国海洋论坛。例如第四届中国海洋论坛主题为“海陆统筹与可持续发展”,围绕“以陆带海、以海兴陆、陆海协调、互补共荣”等问题展开交流,为促进把“陆海统筹”纳入国家“十一五”规划和“十二五”规划做出了贡献。今年9月份,我会主办的第十一届中国海洋论坛,主题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国行动”,吸引一百多位专家学者参会,并同象山“开渔节”结合在一起,声势较大,在中国启动和引领“一带一路”建设的大合唱中,我会发出了强音。

    2. 参与主办第四至第六届海洋强国战略论坛和主办首届海岛经济论坛,分别以“保护渤海环境”、“保护海岛环境”、“发展海岛经济”、“兴海强国”为主题。这一系列论坛的举办,为促进“建设海洋强国”这一国家重大战略的出台和实施贡献了力量。

    3. 2013年中国太平洋论坛的成功举办,是本届理事会工作的闪光点。这次中国太平洋论坛是经外交部批准的,是历届论坛中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论坛以“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为主题,邀请到20多位国外、境外知名专家参会,国内专家学者100余人,加上主动列席会议人员和记者,总参会人数超过200人。原国务委员宋健、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成思危和原首席经贸谈判代表龙永图等重要领导人和著名专家到会讲话或演讲。除举办大会外,论坛还分三个专题(即太平洋时代、海洋安全合作、海洋可持续发展)展开讨论和交流。会后形成的论坛成果总结,以及就太平洋区域“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相关问题提出的对策建议,已呈报中央海权办、外交部和国家海洋局,获得高度评价。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进一步提升了我会太平洋论坛的品牌和知名度。

    4. 为了推进学会的学术研究工作和学术成果转化,我会结合课题研究的进展,前后举行了一系列专题学术研讨会,如“我国东海、南海岛屿争端与海洋安全形势研讨会”、“东海争议岛屿史地考证研讨会”、“南海争议岛屿史地考证研讨会”、“《海国记》手抄本发现与钓鱼岛新证据审阅评估会”、“南海‘九段线’与历史性权利研讨会”等等。通过一系列岛屿争端方面的学术研讨,凝聚国内、境外的研究力量,从历史依据、法理依据、历史性权利的适用性等各个角度,厘析主权归属,更加强化了钓鱼岛归属我国和南海诸岛归属我国的坚定意志和一贯主张,并提出维护海权的对策建议,这些都为维护我国海洋权益和国家核心利益提供了有理有据的支撑。

    5. 学会积极支持各分支机构和成员单位开展相关学术研讨交流活动。如支持以太平洋地区合作专业委员会为主召开的一系列“东北亚局势研讨会”,关注朝鲜半岛局势的变化,探讨中朝关系的发展前景,加强研判,正确把握,提出对策。研讨结论和对策建议已引起外交等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三)认真办好学报,以及通讯和网站,加大舆论宣传,搭建牢固的交流平台,增大学会智库分量

     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在学会既有较大影响力的《太平洋学报》和中国太平洋学会网,又有不定期印发的《太平洋通讯》,学术平台和会员交流窗口较为完备。

    1. 本届理事会成立后,立即着手对《太平洋学报》在办刊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整改,并决定从外地迁京办刊。2009年下半年完成在京编辑部的组建,2010年正式在京运行。几年来,学报办刊质量大幅提升,不仅连续保持双核心期刊、C刊的地位,而且在2014年全国630多种社科类综合刊物评比中取得排名第29位的佳绩,学术影响力大有提高。当前,学报在加速向海洋人文社科期刊转型。现在学报刊登的涉海论文已占发稿量的50%,随着涉海论文成熟度的增多,这一比例还有望提升,《太平洋学报》有望成为海洋界和社会各界看重的海洋人文社会科学类重量级的学术刊物。

     2. 网站是当今信息传播的重要工具。中国太平洋学会网站乘势发展,已成为扩大学会宣传、会员交流的重要窗口和信息平台。2011年之前由于多种原因,学会网站缺乏管理,内容陈旧,点击率很少,不足两万。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我们在学报编辑部门专门增设人员对网站进行管理,更新内容,美化版面,开设专家论坛、会员窗口等栏目吸引读者,收到较好的效果,目前总点击量已接近130万。

     综上所述,本届学会所做的事情,比较显眼的得到大家认可的主要是这么几件:

     一是把长期游离在局外的中国太平洋学会,纳入到国家海洋局领导和管理的范围内;二是把宽散的太平洋学会的活动,凝聚到主要为国家海洋事业发展和国家海洋局工作以及太平洋区域合作服务作贡献的轨道上来;三是在活跃地开展各种学术活动中,积极主动地组织多项专题研究,向决策部门提供有价值的咨询建议;四是下大气力,认真办好《太平洋学报》,在坚持把学报办成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和中国政法类核心期刊的同时,着力把学报办成海洋界喜爱的海洋人文社科类重量级的学术刊物。

    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些,主要原因在于:国家海洋局的正确领导,局属各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局学会办的有效管理和海洋出版社的全力配合,各位理事、各分支机构和众多专家学者的热心参与。在这里,我代表学会班子一并向他们表示衷心感谢和崇高敬意。

三、几点工作体会

    (一)近几年来,中央更加高度重视海洋事业发展和国家海洋局工作不断呈现新局面,这是中国太平洋学会顺利开展各项活动的根本前提。

    (二)主动争取主管部门国家海洋局的强力领导和局属各单位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是中国太平洋学会的工作有所作为的可靠保证。

    (三)把学会的工作主线,确定为服务于国家海洋事业发展大局和国家海洋局中心任务,才能使中国太平洋学会的工作根深蒂固。

    (四)学会的工作,在努力搭建好学术交流平台,开展各项学术交流的同时,积极组织开展专题研究,不断增大研究含量,探索学会向智库方向发展,才能不断增强太平洋学会的生命力。

四、对今后学会工作的设想及希望

    七年来,第四届理事会虽然做了不少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主管部门国家海洋局的要求和广大会员的期望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这包括为海洋事业发展服务的力度不够,吸引的专家学者不够广泛,学术交流和专题研究不够深入等等。所有这些,有待于新一届理事会研究解决,并开拓新的局面。关于今后学会的工作,提出一些初步设想,权当对下一届理事会的殷切期望。

    1. 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海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把太平洋学会逐步建成海洋人文社科研究和交流的重要基地。希望尽快完成一些还未结题的研究项目,并结合海洋事业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开创新的研究和交流项目,促进海洋界切实重视包括战略、政策、体制、管理在内的社会科学的发展和应用,促进海洋人文社会科学体系的形成,更好地为我国海洋事业发展和太平洋和平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2. 认真学习和贯彻中央关于发展新型智库的指示精神,主动争取承担政府部门主要是国家海洋局委托或交办的带有部分职能性的任务,为政府部门采购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引领太平洋学会向新型智库方向发展。当前,要更加重视围绕建设海洋强国、“一带一路”建设、海洋维权、海洋管理体制改革、海洋可持续发展等重大问题,选准专项,主动向国家海洋局请命,组织专家队伍,深入开展研究,提炼和转化成果,形成有价值的咨询建议。

    3. 继续贯彻我会长期以来一直坚持的学会工作要在遵循中央方针政策的前提下,“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及“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思想。学会是平台,更是纽带。做学会工作就是利用学会这个平台,发挥纽带作用,让专家学者在这个平台上相互交流、促进学术进步,并在纽带的作用下,把专家学者紧紧地团结在一起,共同思考海洋事业发展问题和太平洋和平发展的问题。属海洋一部分的太平洋足够大,有关海洋和太平洋的学术问题足够广泛,也足够我们的专家学者孜孜不倦地探索。为此,应发扬光大太平洋学会几十年来形成的海纳百川的博大和百家争鸣的学风,凝聚国内外专家学者的智慧,让太平洋学会这个平台在海洋问题和太平洋问题的学术研究和交流中发挥更大的更有效的作用。

    4. 更积极主动争取主管部门国家海洋局的强力领导和局属各单位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并努力争得海洋产业界的支持,这是学会健康生存和发展壮大的必备条件。

    5. 要大力扶持分支机构,督其完善机制,广泛开展各有特色的学术交流活动,为所在地区和所属领域的事业发展服务,并获得所在单位、所属领域的支持。要继续努力,把已经国家海洋局和民政部批准的海洋安全专业委员会(含海洋执法)、海洋文化专业委员会、海洋战略专业委员会和拟议的“海洋地缘政治研讨会”等尽快组建成立起来,并活跃地开展活动。

     6. 坚持继续办好中国太平洋论坛,以及中国海洋强国论坛、中国海岛论坛、中国海洋论坛等。坚持办好《太平洋学报》这份有分量的期刊。

     这几点不成熟的建议,仅供参考。我们坚信,换届后,有国家海洋局的强力领导,在新一届理事会的带领下,依靠全体理事的共同努力,中国太平洋学会一定会越办越好,越办越有生机和活力,一定会为国家海洋事业发展和太平洋地区和平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以上报告,有不妥之处,敬请各位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
中国太平洋学会第四届理事会领导班子成员名单

中国太平洋学会第四届理事会领导班子成员名单

2008-2015

   张登义

常务副会长  鹿守本

副会长  王玉成  张景安  张国有  陈文玲  杜钢建 

秘书长:杨绥华



中国太平洋学会第四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名单

((2008-2015,按姓氏笔划排序23人)

     王玉成 王殿昌 马振岗 石青峰 孙书贤 成晋豫 张国有 张景安

     张登义 李慎明 杜钢建 杨绥华 杨  毅 陈文玲 周大地 金灿荣

姚秀元 赵兴武 夏  青 高之国 崔立如 鹿守本 雷 



中国太平洋学会第四届理事会理事名单

(2008-2015,按姓氏笔划排序70人)

于长江 于青松 于福江 马振岗 王玉成 王志远 王恒涛 王诗成

王殿昌 田新建 叶向东 石青峰 朱坚真 刘修德 刘容子 刘素华

孙书贤 成晋豫 曲探宙 何广顺 张开城 张文木 张占海 张宇燕

张利民 张国有 张建国 张登义 张惠荣 张景安 时  平 李乃胜

李立新 李靖宇 李慎明 杜钢建 杨绥华 杨惠根 杨  毅 邵 

陈文玲 陈乔之 金灿荣 周力平 周大地 周  明 周南京 周秋麟

郁志荣 俞新天 姚秀元 柳和勇 洪贤兴 赵兴武 栾维新 夏 

夏善晨 徐质斌 徐  胜 高之国 高  恒 崔立如 盖广生 鹿守本

笪志刚 阎学通 韩增林 詹少梅 雷  波 潘新春

相关链接
copyright © 2020-2023-中国太平洋学会 辽ICP备000000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