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太平洋学会网站        会员登录     
当前位置:首页>学会动态
示范引领开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2018年年底,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联合印发《关于建设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的通知》,支持山东日照等14个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并明确了各示范区的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

5月25日,由中国太平洋学会、自然资源部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国家海洋标准计量中心、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山东省海洋局、日照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一届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论坛在山东日照举行,来自全国海洋领域的专家以及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的代表,分别从不同角度作主题报告,展开对话交流,深入探讨建设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的发展思路与实现路径,为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提供了“妙计”和“良方”。

★ 中国工程院院士、自然资源部 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员金翔龙“海洋经济大有可为”

我国是海洋大国,从经济社会长远发展来看,海洋经济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发展势头将长期保持。我国开放型经济应当重视和依赖海洋经济的发展。发展海洋经济将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更好地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就业、扩大消费,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新的重要增长点。

但从总体来看,我国海洋经济发展仍处于相对较低水平,开发过度与开发不足并存。一方面,近海开发过度,传统海洋产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另一方面,深远海开发不足、海洋科技支撑不强、产业层次不高、生态保护不严等问题凸显。

金翔龙就我国海洋经济发展提出6点建议。一是完善顶层设计,出台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政策举措。强化海洋强国建设的制度供给,组织起草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政策意见及相关规划;提出优化海洋产业结构,提高海洋经济质量效益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加快涉海法律研究制定和修订,推进海洋基本法立法工作。

二是融入重大战略,不断拓展优化海洋经济空间布局。充分发挥海洋经济在推动落实国家重大区域战略中的作用;促进陆海在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全方位协同发展;积极参与极地、深远海开发保护,畅通海上大通道;提升海上执法、搜救、海运保障、防灾减灾的水平。

三是加速动能转换,推动海洋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稳步建设大型专业化码头和深水航道;探索以浅海海洋牧场和深远海养殖为重点的现代化海洋渔业发展新模式;提升海洋旅游业,发展海洋特色文化产业。

四是强化用途管制,构建陆海一体保护利用新格局。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监管,严守生态红线,强化整治修复;积极应对海洋垃圾和塑料问题,提高海上溢油等重大事故应急处理能力;加强海岸线保护修复,优化近岸海域开发布局。

五是实施科技攻关,突破一批涉海关键核心技术。构建开放共享的创新网络,重点发展深水、绿色、安全的海洋高新技术;集中力量突破关键环节;增强科技创新供给和技术装备支撑。

六是开展试点示范,创新海洋管理体制机制。完善海洋产权制度,促进海洋经济要素市场化配置;改进和加强与经济发展相关的金融服务,加大涉海绿色金融产品创新。

★ 自然资源部国家海洋信息中心主任何广顺“海洋新兴产业发展 为海洋经济提供新动力”

海洋新兴产业主要是指以海洋高新技术为基础,以海洋高新科技成果产业化为核心内容,发展潜力巨大,需求市场广阔,具有较大产业带动作用的海洋产业门类。主要具有几个显著的特征和优势:一是以高新技术为支撑,加速海洋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二是资源消耗低、综合效益显著、节能环保;三是位于产业链和价值链高端,高素质劳动力集聚。

《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提出“培育壮大海洋新兴产业”,并针对海洋装备制造业、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业、海洋可再生能源业、海水利用业,提出了发展方向和措施。

何广顺指出,目前我国海洋新兴产业发展趋势向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形成了依托大型造修船基地和新建专业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基地共同发展的局面。初步形成了面向全世界的海洋工程装备产业战略布局。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技术能力也不断突破。2017年,我国深水钻井装备订单量占全球市场25%。中集来福士建造的“蓝鲸1号”,是目前全球最先进的半潜式钻井平台。

二是我国海洋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迅速。海上风电呈现跳跃式发展。海洋能开发取得新突破,截至2017年底,我国潮汐能、潮流能、波浪能电站总装机分别为4.35兆瓦、2.2兆瓦、0.22兆瓦, 2017年潮汐能、潮流能、波浪能电站发电量分别为754万千瓦时、55万千瓦时、4.4万千瓦时。

三是我国海水利用规模快速增长。截至2017年底,全国已建成海水淡化工程136个,工程规模118.9万吨/日。

四是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业飞速发展,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技术研发能力大幅提升。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以青岛、厦门、广州、深圳为核心的海洋医药与生物制品产业集群,一跃成为海洋生物制品原料生产大国,壳聚糖、海藻酸钠产量占世界的80%以上。

何广顺强调,我国海洋新兴产业仍存在海洋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体制机制不健全、不完善等问题。例如,我国的海工装备低中端产品虽具有较好基础,但高端技术较弱,主要承担总装建造及改装。目前我国的海上风电发展仍然依靠政策性激励。海水淡化水进入市政管网困难,导致结构性产能过剩,海水淡化缺乏有效的财政投入与激励政策。

“总体来看,我国海洋新兴产业发展前景广阔。”何广顺表示,海洋新兴产业必将为海洋经济提供新的动力,特别是在提高供给体系质量,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参与全球治理,构建蓝色伙伴关系等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

★ 浙江大学党委书记、教授严小军“科技创新实现生态安全和 海洋经济和谐发展”

海洋占地球表面的70%,海洋水体积为13亿立方公里,占世界总水量的97%,海洋产生了地球氧气的50%,海底通讯电缆占世界总电缆长度的90%,海洋交通运输相对于航空运输和陆地运输具有更低的碳排放,是世界走向全球化的最根本保障。因此,各海洋国家都高度重视发展海洋经济。

严小军指出,与欧洲相比,我国海岸线长度仅为欧洲的1/4,但是离海岸线50公里以内的人口数量是欧洲的3倍,因此,我国沿海在城市化进程中所面临的压力是世界各国所从没有的。

一方面,我国滨海城市集中了大量的重工业企业和人口,大量的酸性气体和温室效应气体给海洋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另一方面,我国港口迫切需要绿色化生态化发展。据统计,我国沿海港口生产用码头泊位超过5600个,其中万吨级及以上泊位1500多个,平均每天有30多万个集装箱、近百万吨矿石、76万吨原油进出我国港口。以深圳为例,船舶排放二氧化硫占全市排放65.8%,总排放量为100亿吨~350亿吨。

此外,我国的滨海管理能力离世界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如何实现海洋经济发展的生态优先经济价值,是当前各个地方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需要高度重视和关注的问题。

严小军建议,首先应对海洋环境进行科学管理。对海洋空间进行统筹规划,改善对水产养殖、旅游、海洋能源和海底资源开发等活动的管理,充分调动起海洋空间的资源优势。

其次,应对传统养殖业进行改造,同时引进新兴产业。尤其在对海洋产业的配备方面,应多配备未来发展前景广阔的,如生物技术等方面的产业。这些产业要更加注重向科技创新的高端化市场发展。在产业发展过程中,短时间内可能会遇到一些阻力,但是着眼长远,一定会为当地带来持久的优势。

另外,各海洋经济示范区应充分利用好与海洋相关的旅游景点,开展海洋研学教育。海洋环境的多样性和生物种类的多样性都远远高于陆地,是培养环境意识、科学意识、探究意识的最为丰富多彩的学习资源,也孕育着巨大的经济发展潜力。

★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理事会主席、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执行委员会主席章新胜“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合理、可持续的利用海洋资源”

21世纪以来,人类面临着大变局,人口越来越多,生物种类不断减少,以及海平面不断上升,海水酸化,海洋污染等,这些都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影响。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章新胜认为,首先这是中国自身发展的阶段性需求,人民的需求从物质产品到精神产品以及到优质生态产品的需求;其次,大投入、大消耗、大消费的经济增长方式已经难以为继,绿色转型和绿色增长是必由之路,必须转变固化的思维方式和传统的主流发展模式。

章新胜说,当前部分人在生态文明理解上有3个偏差:一是把生态文明仅作为一个条线的工作,仍停留在环保层面;二是认为绿色增长成本太大,拖了经济发展的后腿;三是只重视了生态,忽视了对新文明形态的觉醒。

没有发展的保护是缘木求鱼,没有保护的发展是竭泽而渔。章新胜认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最关键的是要与经济建设、发展保护融为一体。我们必须充分利用好互联网、大数据、生命科学等先进技术,引领我国新的海洋经济发展方向。

章新胜表示,21世纪是人类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的开始,合理可持续的利用资源,是海洋强国建设的必由之路。此次包括山东日照在内的首批14个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在自然资源部的指导下,在各级部门的努力下,一定会开创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 山东省自然资源厅党组副书记、省海洋局局长宋继宝“推动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健康发展”

海洋是山东最明显的区域特色。山东拥有全国1/6的海岸线,海洋经济总量约占全国的1/5,海洋资源丰度指数位居全国首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青岛西海岸新区的开发建设已成为国家战略,形成了科学系统的海洋发展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海洋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要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完善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绿色可持续的海洋生态环境,为海洋强国建设做出贡献。

本次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论坛,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洋发展重要论述的重要活动。全国海洋领域的权威专家,以及对海洋事业做出重要贡献的有关人士,齐聚一堂,开展深入交流,这将为各级政府部门和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单位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从而推动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健康发展。

除学术交流和研讨之外,本次论坛还有实地调研、海洋专家与海洋企业的结对签约、港口物流揭幕挂牌等一系列活动,相信一定能够取得非常丰硕的成果。

★ 山东省日照市委副书记、市长李永红“加快推进‘港产城海’融合发展”

2019年是日照市建市30周年,站在而立之年的新起点,日照市坚持“一个目标、三个导向、五大战略”总体发展思路,围绕打造创新之城、生态之城、活力之城、旅游之城、蓝色之城,加快建设现代化海滨城市,海洋经济已经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动力,具有鲜明的发展特色。初步形成了以海洋交通运输、海洋装备制造、滨海文化旅游、海洋渔业、海洋生物医药等为主的海洋产业体系。2018年,全市实现海洋生产总值627亿元,占GDP比重达到28.5%。先进钢铁制造产业基地被列入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库。海洋高端装备制造、海洋生物医药与制品等新兴产业迅速发展。海上交通运输业提速升级,日照综合保税区获国务院批复。日照被列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海洋渔业等传统产业转型步伐加快。黄海冷水团优质鱼类绿色养殖项目成功验证养殖技术路线,我国首座自主研制的大型全潜式深海渔业养殖装备“深蓝1号”投入使用。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增幅居全省第1位。高新技术企业增长56.5%,增幅居山东省第2位。

港口是日照最核心的战略资源、最重要的发展平台、最靓丽的城市名片。2018年实现港口年吞吐量达到4.38亿吨。今年一季度,日照港吞吐量破亿吨,跃居全国沿海港口第6位。第3座30万吨级原油码头正式投用,原油接卸能力跻身全国前3位,原油运输能力达到6000万吨以上,已成为全球重要的能源及原材料中转基地和“一带一路”的重要枢纽港,是全国唯一拥有两条千公里以上铁路直通腹地的沿海大港。依托临港优势,对外开放合作空间加快拓展,开通国际国内集装箱航线35条、班列12条,与澳大利亚达尔文港、巴拿马玛岛港互联协同发展。日照市被列为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

生态是日照最大的优势。近年来,成功创建“国家级海洋公园”、首批“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和“国家级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入选国家“蓝色海湾整治行动”城市和“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典型示范区”。国家首个退港还海蓝色海湾整治项目获批实施。

海洋是日照最大的潜力,打造蓝色之城,海洋是主战场。我们将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海洋强国战略思想、经略海洋重要指示精神,努力在发展海洋经济上,走出日照特色,发出日照声音,以建设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为目标,加快推进“港产城海”融合发展。

★ 山东省日照市副市长徐淑利“向海发展 共筑蓝色之城”

今年是日照市建市30周年。30年来,日照乘风破浪,加快向海发展,去年获批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让日照走向海洋、走向深蓝的步伐更加坚定,愿望更加强烈。

建设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日照有清晰的“蓝色路径”。按照国家赋予的“推动国际物流与航运服务创新发展、开展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重点任务,把示范区功能定位为区域性国际物流与航运服务中心、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临港涉海产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海洋经济创新开放先行区。

建设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日照有明确的“蓝色目标”。到2020年,全市海洋经济综合实力明显提升,力争全市海洋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29.5%以上,示范区海洋产业增加值占比达到48%左右,港口吞吐量达到4.9亿吨,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达到500万标箱。海洋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海洋科技创新驱动不断强化,海洋开放合作空间加快拓展。

建设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日照有务实的“蓝色任务”。推动国际物流与航运服务创新发展;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提升临港涉海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提升海洋科技创新驱动水平。

近年来,日照市围绕打造“干部作风最好、办事效率最高、营商环境最优”的城市,以企业和群众办事便利度、快捷度、满意度作为衡量标准,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在向海发展、共筑蓝色之城的道路上,日照期待与各方面深化交流,开放合作,共赢发展。

转自:中国海洋报2019年6月11日专版 记者 赵 宁

相关链接
中国太平洋学会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68511085 京ICP备170041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