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太平洋学会网站        会员登录     
当前位置:首页>理事会工作
中国太平洋学会第五届理事会工作报告

    中国太平洋学会第五届理事会工作报告

中国太平洋学会第五届理事会常务副会长丁磊

2021年511


各位会员代表、同志们:

大家好!

中国太平洋学会第五届理事会自2015年换届成立以来,在原国家海洋局和自然资源部的正确领导下,在以张宏声同志为会长的第五届理事会领导班子的坚强领导下,在全体会员及各分支机构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本届理事会的工作任务并取得较好成绩。

现在,我受本届理事会的委托,向大会做第五届理事会工作报告。

一、本届理事会工作回顾

本届理事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紧密结合自然资源部核心职能开展工作;以建设海洋强国为目标,聚焦海洋领域学术交流与合作,助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助推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为拓展蓝色经济空间、建设海洋强国做出贡献;加快推动太平洋地区海洋事业合作与发展,积极参与全球海洋治理。具体工作分以下几个方面。

(一)   完成组织转型,开启学会新征程

中国太平洋学会是1983年由社会知名人士发起成立,经民政部批准成立的国家级社团组织,首任会长为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周谷城。学会前身为“中国太平洋历史学会”,由于学会研究领域的不断拓展,经第二届理事会认真研究,认为中国太平洋历史学会作为一个特定领域的学术组织已不能满足在太平洋地区开展综合学术研究及组织各类学术活动的需要。为此,决定将学会的名称更名为中国太平洋学会,从此开启了学会由特定领域的学术组织向海洋领域综合学术组织的转型。在第二任、第三任会长中国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第四任会长原国家海洋局局长张登义的领导下,理事会积极推进学会的转型工作,努力扩大学会的业务范围,相继开展了多项有开创性的研究和学术交流,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2015年10,中国太平洋学会在北京召开换届大会,选举产生第五届理事会领导班子,时任国家海洋局副局长的张宏声当选为学会会长。站在“十三五”开局的时代新起点上,学会新一届领导班子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开拓创新,带领学会上下取得转型工作的进一步发展。五年来,学会重建分支机构体系,在多个领域设立分支机构;广泛吸收各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形成庞大的研究队伍;坚持在沿海各地举办主题多样、内容丰富、意义深远的会议论坛活动;牢固建立专题学术报告会制度,持续深入做好学术研究和交流;不断拓展职能建设,全面提高学会社会影响力等等。这些工作在继承和发扬学会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实现了改革与发展,使学会稳步迈向新征程!

(二)发展海洋经济,助力海洋强国建设

随着党的十八大将“建设海洋强国”提升至国家发展战略高度,十九大提出“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壮大海洋经济、拓展蓝色空间已成为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任务,中国太平洋学会对此高度重视,在活动研讨、调查研究、报告建议等方面大力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学会持续打造以“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品牌论坛以促进地方海洋经济的发展。学会与浙江象山地方政府联合举办多届中国海洋论坛,中国海洋论坛已成为共商海洋经济和海洋事业发展的重要交流平台。近年来,沿海城市和地区围绕海洋经济发展,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积累大量“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打造一批典型的“碧海银滩”,学会与沿海地方合作,连续举办一系列论坛活动。如2016年在广东湛江举办中国海洋经济发展高端论坛,2017年至2019年在浙江温州举办洞头蓝色海湾国际论坛,2019年至2020年在山东威海举办海洋生态经济国际论坛。为助力福建平潭与海南两地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学会2016年至2018年举办平潭国际海洋旅游与休闲运动博览会,2016年举办中国(海口)海洋旅游论坛,2017年举办海南省海洋产业发展论坛等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学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提供大量智力支持,有力促进地方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建设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是党的十九大以来,党和国家为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而做出的一项重要部署,20195月,学会在山东日照组织召开第一届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论坛。专家学者和各行业代表就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现状、主要经验和下一步工作思路开展交流,探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论坛取得了良好效果,得到与会各界代表的积极评价。会后学会形成专题报告,报送相关部门和各示范区有关单位,为沿海各地海洋经济高质量的发展提供良策。

除此之外,学会主办的期刊《太平洋学报》发表了大量的研究海洋经济发展的文章,并向政府部门推荐了许多有政策参考价值的研究成果,这也是学会对发展海洋经济所作出的贡献。

(三)开展国际问题研究与国际交流合作,推动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

中国太平洋学会是太平洋地区海洋领域的国家级社团组织,致力于倡导和组织太平洋地区各国海洋组织、海洋工作者开展跨地区、跨行业和跨学科的合作,共同就海洋领域重大问题开展行动和组织研究。

随着我国同小岛屿国家基于海洋合作的发展,学会关注小岛屿国家海岛经济可持续发展、海岛生态环境保护、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等领域的发展,编辑出版了“小岛屿国家”研究专辑,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关系史、对外援助、文化外交、渔业资源管理等方面分析中国与小岛屿国家间的双多边关系,帮助学界和政策界进一步深化认识小岛屿国家的问题。

除了重视小岛屿国家的研究外,学会也重视太平洋岛国的研究工作,这些年学会在咨询、出版、活动等方面大力支持相关高校和科研机构通过不断产出科研成果、每年举办高层次的学术交流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中国人民与太平洋岛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推动中国与太平洋岛国的友好合作和经贸往来。

在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学会以开展活动研讨的形式开展工作。如2016年举办中韩国际海洋环境圆桌会议,2016年至2017年与福建省海洋主管部门合作举办平潭国际海岛论坛,2017年举办东亚海洋教育合作论坛,2017年至2019年举办更路簿杯国际帆船赛。这些活动,均有来自不同国家的参会代表,围绕活动主题进行交流合作。此外,学会和《太平洋学报》联合高校或相关研究机构共同举办“加强与南太平洋岛国国际合作内部研讨会”、“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传播与实践”、“新领域、新技术与大变局中的太平洋地区治理与国际秩序”、“2019‘冰上丝绸之路’与北极合作论坛”等学术水平高、专业性强、影响力大的学术活动,编辑出版了“全球海洋治理”、“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南北极研究”等专辑,以促进国际合作,推动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

(四)   关心国家安全,维护国家海洋权益

虽然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但事实上海洋权益纷争不断。我国是海洋大国,拥有18000千米大陆海岸线和300万平方千米主张管辖海域,维护海洋权益任重道远。中国太平洋学会历来以维护海洋权益为己任,充分发挥平台优势,通过举办活动、开展课题研究为维护我国海洋权益做贡献。

2016年中国太平洋学会联合涉海有关部门共同举办“纪念我国收复南海诸岛70周年公开展”,社会各界人士给予高度评价,活动宣示了我国拥有南海诸岛主权的历史和法理依据不容置疑,极大提升了社会各界对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认识。

多年来,学会联合《太平洋学报》主办“南海形势发展与中国南海政策”、“‘十九大’后中国涉海战略新布局”、“当下国际形势与边疆问题研究”、“新时代南海和平发展路径”、“‘南海仲裁案’的影响及我国的对策”等学术会议,编辑出版“南海仲裁案研究”等专辑,这些会议及成果敏锐地抓住了现实和热点问题,为维护海洋权益开展交流探讨,富有成效。

积极开展“海上划界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深入了解各国海洋管理界线沿革的情况,以提高我国海上主张的话语权。经过几年的努力,目前产出了《国家间海上划界案例研究》《中国海域勘界纪实》等重要成果。为当前中国与周边国家海上划界工作提供法理依据、理论基础及实践案例。

此外,学会多位专家学者如金灿荣、滕建群、李国强、郁志荣等经常代表学会在各媒体上及时发声、权威解读,为维护我国海洋权益建言献策。

(五)   完善自身发展,夯实组织基础建设

中国太平洋学会自身建设是学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第五届理事会成立伊始,学会便从党的建设、机构建设、人才建设和设施建设等方面入手,全面开展学会自身建设。

五年来,在主管部门党组的决策部署下,在海洋出版社有限公司党委的领导下,学会把加强党的建设、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等内容载入章程,自觉将坚持党的领导与依法依章程自治相统一,为党组织开展活动、发挥作用创造条件,确保正确发展方向。2016年学会秘书处与《太平洋学报》编辑部等部门共同成立联合党支部,五年来认真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不断加强党建工作的开展。在学会工作中履行重大事项提交党委前置审议,促进党建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

2016年学会设立秘书处,并在机构、人员、经费等方面给予充分保障,对学会办公环境进行全面规划改造。秘书处是学会的日常办事机构,承担着承上启下、组织协调、联络服务的职能。学会不断加强秘书处职能建设,使学会的各项工作逐步正常运转起来。

为了做好自身宣传和展示,学会完成网站的升级改造和新媒体平台的建设,完善网站和新媒体平台内容与形式的设计,改进信息发布的时效性和针对性,通过改造使学会网站和新媒体平台在反映学会工作动态、推广学会学术研究成果、组织学会系统各项活动以及扩大学会社会影响力的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五届理事会成立之初就开始清理整顿现有分支机构体系,不再保留长期未开展活动的分支机构,按照学会新发展理念重建分支机构体系。学会围绕海洋经济、海洋综合管理、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海洋新兴产业等方向,重点在高校、科研机构以及高新技术企业领域布局发展新的分支机构。同时,不断建立健全分支机构管理制度,制定推动各分支机构开展业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加强对分支机构的管理和服务工作。经过五年多的发展,学会分布在各领域的分支机构共有70个,各分支机构基本上达到组织健全、制度完善、活动开展有序的良好状态。各分支机构在学会的指导下立足各自业务领域,在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建设蓝色海湾、发展海洋工程和装备技术、推广海洋特色旅游、弘扬海洋文化、提升全民海洋意识等领域履行职责,积极作为,或开展研究工作、或开展实践工作,并举办大量的会议论坛展览活动,加强科研成果的传播与推广。

为促进学术研究与交流活动,丰富学术成果,学会于2018年组建亚太海洋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会以在教学和科研一线工作的专家学者作为委员会的特聘研究员和青年研究员,委员会聚集了120余名研究人员,涵盖了海洋法、海洋经济、海洋外交、“一带一路”建设、海洋资源与环境、海洋管理、海洋文化与旅游、战略新领域、海洋科技等九个研究方向。众多专家学者活跃在各学术领域,代表学会积极发声,进一步提高了学会的学术影响力。

(六)建立健全制度,稳步健康向前发展

第五届理事会成立以来,共计召开7次理事会议,21次常务理事会议,在制定学会工作计划、审议学会重大事项、开展学会组织建设、加强学会内部管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学会定期召开会长办公会议研究学会重要工作,并提交常务理事会或理事会审议。

学会制定并实施一系列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学会治理体系,努力提升学会治理能力及对外服务水平,进一步细化分支机构和会员管理、会议活动管理、团体标准制定、决策议事、人事任免等方面学会工作的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秘书处财务、档案、印章以及网站新媒体等方面的管理制度。这些规章制度构成了学会完整的管理体系,夯实学会的工作基础,使学会有效防范风险,确保学会健康、稳定、有序地向前发展。

(七)拓展职能建设,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中国太平洋学会作为国家级学术团体,始终把学术研究作为主要任务。五年以来,学会积极开展重大研究项目的申报工作,把海洋经济、海洋综合管理、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海洋权益维护等方向列为重点研究领域。

学会筹划出版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学会主办的期刊《太平洋学报》汇集了诸多社会科学领域优秀的学术研究成果,学会将把遴选出的已有成果集成出版。目前正在策划《中国参与全球海洋治理的理念与实践》一书,向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礼。该书从海洋生态环境治理、蓝色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三个方向,集中展示社科领域对中国参与全球海洋治理的研究中,已取得的重要学术成果和前沿理论文章,并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阐释,计划于20216月由海洋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发行。

学会设立专题学术报告会制度,这是开展学会各项研究成果交流的主要平台,也是学会研究能力和研究水平的重要体现。五年来,学会重点从海洋经济、海洋管理、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海洋新兴产业发展等领域选择活动的主题,分别在大连、珲春、中山、平潭、威海等地举办了五届专题学术报告会,学会不断提升专题学术报告会的学术地位,不断完善专题学术报告会内容与形式,提高专题学术报告会的学术和社会影响力,通过专题学术报告会也带动了分支机构学术活动的全面开展。

2019年,经过精心筹备,学会正式通过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注册审核,获得自主制定和发布团体标准的资格,并成立了海洋标准化研究分会,全面开展团体标准制修订和发布工作。学会广泛征集团体标准制定项目,以满足市场和创新需要为目标,聚焦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填补标准空白,经过精心挑选,正在培育船舶压载水检测、海洋碳汇、海上风电、海湾建设、珊瑚礁保护等团体标准项目,认真做好编制、论证和发布准备工作。

为充分发挥专家资源优势,学会近年来开展了一系列调查研究、设计论证以及技术鉴定等对外咨询服务;为激励海洋科技人才,促进海洋科学的发展,学会与相关学会共同组织开展海洋科学技术奖评选活动,学会坚持集中力量做好海洋科学技术奖的组织、推选和评选工作,促使海洋科学技术奖成为海洋科技领域的一面旗帜,在学会推动海洋经济发展工作当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八)注重学报质量,打造一流学术期刊

《太平洋学报》是中国太平洋学会主办的国家中文核心期刊,是学会开展学术交流的重要载体。第五届理事会成立以来,学会充分发挥学报在中国太平洋学会学术研究工作中的核心地位,高度重视学报的办刊质量。在学报编委会及编辑部的共同努力下,学报已形成自己的特色,成为海洋人文社科领域的领头期刊,社会影响力不断加大,文章不断被国内外期刊全文转载,引用率不断增加,期刊评价的排名越来越高,影响因子不断攀升。在2020年《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中,《太平洋学报》位列世界政治类期刊第6名。近几年,已有几十篇文章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2018年中国太平洋学会复刊了《太平洋通讯》。《太平洋通讯》以为海洋管理和海洋科研工作一线人员服务为宗旨,经过近三年的运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让海洋领域一线工作人员能够及时、准确、全面地了解和把握国内外海洋研究的新成果、新动态和重大事件。

二、下一届理事会工作展望

弹指一挥间,本届理事会度过了六个年头。我们所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我们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决策部署的结果,是业务主管单位领导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体会员齐心协力、拼搏进取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张宏声会长和中国太平洋学会向全体会员表示由衷的感谢,向关心和支持学会发展的各级领导、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表示诚挚的感谢。这些年来,我国的海洋工作不断受到国家的重视,给中国太平洋学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时机。学会顺势而为,不断夯实基础、壮大规模、凝聚力量,以学术研究为引领积极开展海洋领域工作,提升学会在学术界和社会活动领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但同时,随着国家机构改革,扶持政策的调整,学会也面临着挑战。在本届理事会即将完成使命之际,在认真总结本届理事会工作的基础上,结合新的发展形势,我们提出下一步的工作设想,希望下一届全会紧密团结、同心同德、顽强奋斗、突破发展,争取把中国太平洋学会建设成为新时代的优秀的国家级社会组织。工作展望具体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深入拓展太平洋地区海洋领域科学研究

本届理事会在学术研究和队伍建设上做了大量工作,下一步学会将聚焦海洋科学,发挥组织优势,深入拓展太平洋地区海洋领域科学研究。当前,全世界已经把科学研究的目光投向海洋领域,沿海世界各国在海洋领域研究上设置了大量的研究机构,投入了学术人才和研究经费,一大批新的学科诞生,在海洋生物、深远海科学考察、北极航道、海洋环境等领域上基础研究取得长足进步,研究成果也得到广泛应用,中国太平洋学会应趁势而入,不断整合现有的海洋研究资源,积极开展符合市场需要的前沿科技研究,充分发挥中国太平洋学会区域性、跨学科性和全领域的组织优势,为太平洋地区和世界海洋科学研究事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积极带动分支机构开展各具特色的社会活动

分支机构在各领域是具有代表性的群体组织,带动各领域事业的发展。学会下一步将积极组织协调,进一步完善分支机构管理办法,实行激励政策,对于做的好的分支机构给予更多奖励和支持。加强对分支机构的指导工作,督促其完善管理机制。学会分支机构是本行业开展学术研究和组织开展学术活动,能独当一面的社会组织,应当积极团结组织本业务领域的相关单位开展学会分会的活动,真正起到本行业内发展业务活动的带头作用,也要通过自身活动的开展为本行业的其他单位起到示范作用。要采取多方合作共建等形式,促进分支机构活动的常态化,使各分支机构积极开展有地区特色的社会活动,为所在地区的经济建设服务。学会要争取培养出一大批有作为、有影响力的分支机构,形成全会上下联动、生龙活虎的局面。

(三)重点聚焦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推动海洋事业发展

未来五年将是我国跨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途的重要时期,学会这些年聚焦海洋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下一步要充分发挥学会的专业优势和机制优势,在全面推进涉海领域研究与学术平台建设的同时,要进一步强化为国家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服务的职能建设,通过课题研究、论坛展会活动以及团体标准制定等方面的工作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发挥出更大的作用。要积极推进涉海领域学科建设和专业人才培养,更加有效地开展国际海洋经济学术交流与合作,为我国海洋事业健康持续发展做出更多、更好的贡献。

(四)不断加强学会人才队伍建设,壮大学会学术研究力量

学会在分支机构、理事成员设立上已组织完备,下一步要充分发展个人会员和团体会员,积极吸纳海洋领域高精尖人才,尤其要注重中青年学者的队伍建设,要广泛涵盖国内重要的海洋领域研究机构的负责人和科研骨干,崭露头角的青年学者加入到学会队伍中来,使学会焕发青春活力,壮大学会力量。

(五)全面改造《太平洋学报》编辑工作,提升社会影响力

要加强学报编辑队伍的建设,鼓励、支持学报编辑通过岗位培训、学术交流等方式,不断提高自身政治素质、道德水准和业务能力,逐步建立一支与时代发展相适应,业务过硬、作风严谨的学者型编辑队伍。通过学术交流努力把《太平洋学报》打造成国家海洋战略发展的思想库、海洋人文社科研究阵地、宣传国家海洋政策的重要窗口、国际海洋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要加快学报的数字化、网络化等新媒体应用,扩大学报多渠道的传播,开辟编者、作者、读者的互动交流平台,不断通过新技术、新载体扩大学报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六)   全面落实自然资源部党组决策部署,推进学会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发展

学会的发展要始终坚持“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和必须遵循的原则,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着眼新发展阶段,持续推进学会党的建设与业务工作融合发展,全面落实自然资源部党组决策部署,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坚决扛起政治责任,不断提升政治能力,全面推动学会党建工作,不断增强全会上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七)积极发挥学会区位优势,加强与国际组织间的合作

中国太平洋学会是太平洋及周边国家和地区海洋学者和海洋研究单位自愿组建的地区性学术组织,组织和开展太平洋地区跨地区和跨学科研究,是学会的一大优势,是我国目前海洋领域特色的跨学科社会组织,我们要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在国际合作方面积极拓展合作领域,在现在正在开展的南太平洋岛国合作的基础上加快推进东北亚经济走廊建设,尽快启动开拓冰上丝绸之路前期研究论证工作,大力推进北太平洋区域合作。

(八)加强学会科普宣传工作职能,提升学会社会效益

海洋是决定国家地位和经济实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增强公民海洋意识对国家海洋事业乃至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科学普及让公众树立正确的海洋观是提升公民海洋意识的核心途径。学会要结合重大海洋科技事件、科研成果、社会热点等开展科普活动,开发优质科普资源,下一步要同海洋出版社一起深入拓展“海洋意识走进中西部”活动,在已取得成绩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范围,改进方法提高质量。紧紧围绕“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积极开展以郑和下西洋为代表的历史文化科普活动,尤其要加大对近年海上出土文物的宣传力度。不断提高公众海洋意识,同时要以分支机构和专家学者队伍为抓手,组织主题海洋科普活动,围绕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开展形式各样的海洋科普活动。

回顾中国太平洋学会第五届理事会的工作,展望第六届理事会前进方向,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但我们同时也充满信心,我们相信在本次会议精神的指导下,一定不会辜负上级领导的殷切希望,在前几届理事会取得重大成绩的基础上,在新一届理事会的领导下一定会把中国太平洋学会办成在中国、在太平洋地区海洋领域最有成就、最有影响力的社会组织。

以上工作报告完毕,谢谢大家!

相关链接
中国太平洋学会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68511085 京ICP备170041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