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太平洋学会网站        会员登录     
当前位置:首页>学会动态
2025中国(舟山)蓝色海湾海洋产业低碳发展论坛顺利召开
       2025年3月28日,由中国太平洋学会和浙江海洋大学主办,浙江海洋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中国太平洋学会海洋资源管理分会及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研究院承办的“2025中国(舟山)蓝色海湾海洋产业低碳发展论坛”在浙江舟山圆满落幕。此次论坛邀请到了有关海洋经济、生态保护、低碳发展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海洋产业如何实现绿色低碳转型,以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国太平洋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正楼、中国太平洋学会副会长李铁、自然资源部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司原副司长刘岩、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陈先春、浙江海洋大学副校长卢金树等领导出席论坛开幕式及报告会。李正楼、陈先春、卢金树分别代表中国太平洋学会、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和浙江海洋大学致辞。 
中国太平洋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正楼致辞
       李正楼副会长指出,本次论坛旨在构建陆海统筹的生态经济模式,既助力“双碳”目标实现,也为沿海地区可持续发展提供创新路径。其成果将为制定我国海洋气候治理方案、培育新兴蓝色产业集群注入新动能,对维护海洋生态安全与促进全球经济绿色转型具有示范价值。中国太平洋学会作为中国海洋领域的国家级学会努力发挥学会跨区域、跨行业和跨学科的组织优势,为太平洋地区和世界海洋事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陈先春致辞
       陈先春副主席在致辞中代表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向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浙江海洋大学近年取得的办学成就表示由衷祝贺。他指出,本次论坛聚焦海洋产业低碳发展的前沿问题,探讨海洋经济与生态保护的协同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省社科联作为党和政府联系社科界的桥梁纽带,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各界的合作,搭建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浙江海洋大学副校长卢金树致辞
       卢金树副校长感谢中国太平洋学会、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多年来对浙江海洋大学发展的大力支持。近年来,学校聚焦“海洋新质生产力”,在海洋科技创新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面不断取得新突破。本次论坛搭建了一个开放、共享、务实的交流平台,能汇聚各方智慧,共探海洋经济发展新机遇、新挑战与新路径。希望各方继续深化合作,推动不同领域深度融合,通过聚焦前沿、引领创新,促进社会践行责任,为行业提供前瞻性洞察,促进实现蓝色经济发展的终极目标。
       本次论坛围绕“海洋产业低碳发展”的主题展开,专家学者从多个角度深入探讨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路径、低碳技术的应用及海洋资源的合理利用。论坛不仅关注海洋产业的绿色转型,还聚焦如何通过政策引导和法律法规促进海洋产业与生态保护的协调发展。
自然资源部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司原副司长刘岩作报告
       自然资源部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司原副司长刘岩在《关于发展向海经济的战略思考》报告中,深刻分析了“向海经济”在当前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中的战略地位,强调海洋经济作为国家经济新动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应对全球化背景下的挑战和机遇。刘岩副司长提出,建设海洋经济示范区、推动区域合作和加强科技创新将是未来发展的关键所在。
中国海洋大学法学院董跃教授作报告
       中国海洋大学法学院董跃教授在《海洋产业低碳发展的地方立法规制问题》报告中,结合江苏、福建等省市的海洋经济法律实践,详细阐述了海洋经济立法在低碳发展中的关键作用。董教授指出,地方性立法不仅需要关注环境保护,还应当加大对低碳技术研发和应用的支持力度,并建议通过完善法律体系,推动地方政府在低碳发展中的政策创新和责任落实。
山东大学商学院院长杨林教授作报告
       山东大学商学院院长杨林教授在《关于中国海洋经济示范区产业结构优化思考》报告中,结合海洋经济示范区的实践,深入探讨了产业结构优化的路径,并分析了以“双碳”目标为引领的海洋产业绿色转型策略。杨教授提出,未来应加强海洋产业的科技创新和绿色制造,推动海洋经济从资源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提升产业附加值。
浙江海洋大学副校长卢金树教授作报告
       浙江海洋大学副校长卢金树教授在《海上新基建——海洋能源互联互通网助力海洋产业绿色发展展望》报告中,提出建设海洋能源互联互通网是推动海洋产业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举措。卢教授详细介绍了海洋能源互联互通网如何通过整合海上风能、潮汐能等多种清洁能源,构建跨区域高效能源网络,为海洋产业的低碳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能源保障。
自然资源部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海洋环境与资源研究室主任郑苗壮研究员作报告
       自然资源部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海洋环境与资源研究室主任郑苗壮研究员在《全球海洋治理规则变革与秩序重塑》报告中指出,随着全球海洋治理规则的不断变化,海洋资源的分配、利用及保护将面临新的挑战。郑主任强调,作为海洋大国,中国应加强在国际海洋治理体系中的话语权,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海洋治理秩序,保障国家海洋权益和发展机会。
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综合治理室副主任王权明作报告
       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综合治理室副主任王权明在《统筹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的对策研究》报告中,提出了我国在推动海洋经济与生态保护协同发展的路径。他指出,新兴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仍存在资源环境矛盾,应加强海洋资源环境要素的配置与监管,优化传统产业的绿色转型,推动“蓝碳经济”发展,为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3月28日下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研究专项的开题论证会,以及以“海洋产业发展”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为主题的分论坛同时举行。
       来自自然资源部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自然资源部海岛研究中心、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宁波大学、浙江海洋大学、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宁波海洋研究院、温州市洞头区海洋经济科技创新中心、象山县委宣传部以及中国太平洋学会分支机构等单位的100余名专家和青年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
参会人员合影

相关链接
中国太平洋学会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68511085 京ICP备17004193号-1